中国股市反映严重的经济问题2018-11-09
徐赛兰(Sara Hsu) “中国崛起资本预测”CEO
中国股市在苦苦挣扎,其糟糕表现反映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存在更严重的问题。
推动进口缘何增加中国贸易顺差2018-11-09
魏尚进(Shang-Jin Wei)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金融和经济学教授
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被视为一个机会,可以推动有关降低中国贸易顺差的政策。但这不足为信。
贸易战下中国的改革2018-10-08
沈联涛(Andrew Sheng) 香港大学亚洲国际经济研究院杰出研究员
肖耿(Xiao Geng) 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会长
鉴于新自由主义经济基础结构的不确定性与日俱增,中国的经济改革有可能缓解该体系面临的紧张威胁。
城市如何拯救中国2018-08-30
沈联涛(Andrew Sheng) 香港大学亚洲国际经济研究院杰出研究员
肖耿(Xiao Geng) 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会长
通过摒弃旧理论和引入城市之间的竞争,中国正在创造国内需求,助力未来发展。
贸易战是否会给中国金融科技造成伤害2018-08-29
徐赛兰(Sara Hsu) “中国崛起资本预测”CEO
中美贸易冲突的加剧会给中国金融科技带来什么影响?徐赛兰分析了可能的结果,包括对电子支付、消费者贷款、网上理财和互联网保险公司的短期不利影响。
2018年中国经济稳中有变2018-08-22
钟伟(Zhong Wei)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2018年全球经济分化加剧,中国经济亦稳中有变,但中国的宏观调控仍将遵循“三调”“六稳”。
“不可能三角”下的中国宏观政策调整2018-08-20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所首席研究员
提升经济增长潜力不仅需要短期政策调整,更需要改革与开放。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趋势不但不会逆转,扩大开放政策的内涵和层次还会有新变化。
美国对中国债务危机的危险误判2018-08-20
齐思源(Vasilis Trigkas) 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访问学者
美国针对中国采取的贸易措施有可能引发中国债务危机进而迫使中共在商业上早早投降的战略观,是出自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严重误判。这种误判可能加剧并延长原本有限的贸易战,给中美关系和全球经济秩序带来灾难性后果。
中国债务泡沫快要破裂了吗?2018-08-06
詹姆斯·H·诺尔特(James H. Nolt) 纽约大学客座教授
中国看来下定决心要避免严重的金融危机,但其结果却是信贷继续以不可持续的速度扩张。詹姆斯·诺尔特认为,一场清算最后总会到来。
西方对中国创新的错觉2018-08-01
张军(Zhang Jun)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在西方,许多经济学家和观察人士把中国描绘成全球技术强国的可怕竞争对手。张军认为,这与事实严重不符。
- 国际观察人士低估了中国债券市场2018-07-13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Difference Group创始人
批评苛责是活跃的国际媒体的典型做法,但在金融问题上抱有偏见却可能伤害全球投资者,中国债券市场就是最好的例子。中国债券市场不仅呈爆炸式增长,而且已经变得多样化,为中外投资者提供了广泛的投资选择。
中国禁止洋垃圾进口:警钟为谁而鸣?2018-06-25
郭晨(Guo Chen) 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研究员
中国禁止进口洋垃圾的决定暴露了全球废物管理体系的深层结构性缺陷,以及其中的相互依赖关系。西方长期以来把中国作为垃圾最终目的地,如今却在竭力适应自己制造的废物。而中国则拼命在“低端人口”危机中寻求劳动力,以便有效分拣和处理垃圾。
中国经济独特性的衰落与重振2018-06-01
迪尼•麦克马洪(Dinny McMahon) 芝加哥大学保尔森基金会旗下智库MacroPolo研究员
本世纪理当是中国世纪,这是中国历经40年的艰难改革与牺牲取得来之不易繁荣的结果。它仍有可能实现,但结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一代领导人能否让中国经济的独特性再现魔力。
人民币的真相2018-05-10
史剑道(Derek Scissors) 美国企业研究所常驻学者
中国政府不会让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其原因也许会让政策制定者和主流经济学家感到意外。
中国出台4000亿减税降费措施刺激经济增长2018-04-25
路晨(Lu Chen) 联合国纽约总部顾问
中国决意在过往税制改革成功的基础上推出进一步减税降费措施。为“激活市场、促进人民创造力”,这些措施预计将于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这些减税降费措施旨在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是对与美国近期日益加深的贸易紧张关系的一种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