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次元首通话是中美为纠正近年来总体不断恶化的双边关系的又一次重要努力,有助于为中美关系后续发展排除干扰、确定方向。
- 随着金砖等组织的扩张,以及东盟-海湾合作委员会-中国协调机制的深化,一个新的金融世界正在形成。它并非反西方,而是后西方。它并不拒绝美国的参与,但不再屈从于美国的主导地位。
- 华尔街的动荡既是危机也是机遇。在财富和权力被重新定义的时代,那些通过多元化投资非美元资产或押注新兴市场的人,或许能够获得成功。
- 美国国内传统政治制衡和社会秩序的坍塌,及其对外战略引发的国际社会“无序”风险,将使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新的严峻冲击。
主编推荐
世界经济已经感受到了关税引发的全球贸易放缓的压力。如果特朗普继续推行其不可行的贸易方案,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只会上升。
- 经济金融美国有效的再工业化进程需要采取更加务实的举措,面对外部市场的剧烈竞争,与来自中国的产业体系配套是最具经济性和竞争力的选择。
- 外交策略特朗普新任期内的全球战略至少存在四个严重的“错位”。其所作所为非但不能“让美国再次伟大”,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美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滑落,直接或间接地损害了美国的根本利益。
- 军事安全“金穹”系统公开针对“势均力敌的对手”或“接近势均力敌的对手”。这将造成大国战略力量对比新的失衡,加剧日益恶化的国际安全困境。
- 经济金融当运用经营企业的方式治理国家、利用总统影响力攫取家族利益时,特朗普或将无法准确识别和推进美国国家利益,也难以让美国更加富裕。
- 外交策略5月中旬的中东之行,让美国总统发现该地区与他第一任期时截然不同。虽然再次执政后特朗普表现大胆,但中东地区正逐渐脱离他曾经强势的外交政策的掌控。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在寻求协调的同时,日益展现出自主姿态。
- 经济金融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方面准备充分、决心坚定,远超美国的预期。关税战暴露了美国全球领导力的弱点,它最终给华盛顿造成的经济伤害大于对中国的伤害,而后者显示出更强的经济韧性。
- 外交策略美国与中国代表了当前国际海底治理光谱的两端:一个强调主权主导与制度创新,另一个坚持多边框架与制度内行动;一个追求迅速推进,另一个注重稳步推进与环境审慎;一个聚焦国家利益,另一个强调共同责任。尽管模式不同,双方的核心目标是趋同的,即确保关键资源的获取,并在这一前沿领域积累长期战略优势,塑造未来海洋治理格局。
- 军事安全中国提出的团结、发展、文明、和平、民心“五大工程”以发展为主线,为破解拉美国家的“依附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