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现代社会大部分时间里,化石燃料行业一直是共和党议程的核心。但由于世界日益迅速地向清洁能源转型,美国任何强硬手段都无法阻挡这一潮流。
- 特朗普政府与乌克兰的冲突引发外界对美国战略可靠性的怀疑,欧洲和亚洲盟友担心特朗普第二任期内全球秩序将会改变。
- 特朗普以及支持他的美国极右翼对俄罗斯和普京有强烈的好感与认同。他对国际秩序的真实愿景可能是大国协调,即美国牢牢掌控西半球这个势力范围,并与各个大国协调管理全球。
- 厘清伊核问题矛盾的历史经纬,对所有协议参与方提出不偏不倚的公正、平等要求,是此次三国北京会晤的一大亮点。
主编推荐
对世界多极化的共同认知未必能减少国家冲突,因为当今世界对多极化的图景始终存在三种判断,由此做出的战略选择可能给世界带来三种前景。
- 外交策略美国特色的多极世界是一个大国竞争的世界,中国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联的人”被视为对手。这场博弈被框定为零和博弈,外交手段的目标只是为了将竞争升级的风险降到最低。相比之下,中国的多极化的概念并不围绕“大国竞争”和零和对抗,而是强调共同致力于维护集体安全和其他共同利益。
- 外交策略特朗普引以为傲的伟大愿景再次成为其外交政策,让人怀疑美国与最亲密盟友的关系是否稳定。这种突然的范式转变是否会加强中国的全球地位?
- 外交策略欧盟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这主要是由于特朗普第二届政府上台,美、德、法等拥有内向型议程的大国政府开始推出相关政策。对欧洲、北约和乌克兰冲突而言,这可能导致当代全球秩序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 军事安全四方安全对话成员国的军事合作日益加强,且都对中国的崛起表示担忧。但是,印度不愿全面加入军事联盟,这限制了该组织在亚太地区对抗中国影响力的效果。
- 军事安全特朗普推动乌克兰和平的方式,使得乌克兰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要求中国在坚持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下,积极寻求新的角色以推动和平进程。
- 军事安全随着美国将重点转向遏制中国,美国国防部长皮特·海格塞斯敦促北约在欧洲安全方面承担更大责任。特朗普政府重新评估美国军力的全球部署,可能预示着其战略转向。但是,中国的军事发展轨迹和美国政策回应的有效性仍存在不确定性。
- 军事安全上月,中国开发的开源人工智能产品DeepSeek面世。作为OpenAI的产品竞争对手,它震惊了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行业。一个影响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主导地位的竞争对手的出现,将引发许多关于美国在2025年如何应对的问题。
- 军事安全慕安会年度报告强调多极化,却显示出大变局下美国的傲慢、欧洲的无奈、全球南方的无助、世界的失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