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经济面临的挑战2018-01-08
沈联涛(Andrew Sheng) 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肖耿(Xiao Geng) 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会长
中国占据全球42%的电子商务,拥有全世界1/3最成功的新兴科技企业,每年的移动支付规模是美国的11倍。不过,种种挑战也随之而来。
-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何在?2018-01-05
钟伟(Zhong Wei)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不久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18年宏观政策的重点,以灵活有度的姿态打消了人们对中国政策超调的忧虑。
中国的双轨制外国商业政策——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共存2017-12-26
赵天一(Amy Zhao) 纽约大学纽约校区华盛顿广场在读硕士研究生
中国的外国商业政策实施的是双轨制战略:在拥抱全球化的同时,加强贸易保护主义。这对于中国在一个竞争较弱的环境中发展特定行业优势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那些在西方国家已经发展成熟的行业。
勾勒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轮廓2017-12-15
钟伟(Zhong Wei)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从当下和未来中国梦的愿景来说,将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称为“中国奇迹”并不为过。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奥威尔式未来抑或是经济诀窍?2017-12-06
凯梅尔•托克托姆舍夫(Kemel Toktomushev) 中亚大学研究员
中国政府希望建立“诚信文化”,通过设立社会信用体系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然而,这套系统或许演变为一个大规模的政治工具,以确保公民、私企、公职人员和国家机构遵守规则。
我们可以从中国长期国家规划中学到什么?2017-12-05
赵嘉瑜(Zhao Jiayu) 纽约大学国际政治与国际商务在读研究生
对一个谋求促进自身发展的国家来说,无论实行哪种经济体制,制定一个成功的长期发展规划都是关键。受益于长期规划,中国正逐渐成为一个世界强国。相比之下,尼日利亚虽然也有制定国家规划的漫长历史,但它并未设置可以实现的目标。这意味着虽然与中国一样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尼日利亚却无法走出不发达泥潭。与最大的经济伙伴中国相比,美国也受困于缺少长期发展目标,在社会福利与税制改革方面缺少政策连续性。
中国摒弃设定经济增长指标2017-11-29
本•雷诺兹(Ben Reynolds) 纽约作家及外交政策分析师
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摒弃了长久以来设定GDP年度增长目标的传统做法。这一转变反映出中国意识到改变过去30年单纯追求超高速经济增长的必要性。这一政策转型也许同时表明,中共高层想最大限度地削弱地方官员激励机制。在这一不当机制下,地方官员扭曲经济数据,上马无用发展项目,以此夸大经济的增长。
中共十九大透露出前所未有的信心2017-11-13
丁一凡(Ding Yifan)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在全球经济萎靡不振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韧性再次表现了出来。
中国越强大 世界越受益2017-11-08
胡鞍钢(Hu Angang)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
中国进入强国时代,进入世界舞台中心。中国好,世界更好;中国强大,世界受益。
中国国企改革的基本指向2017-08-04
秦晓鹰(Qin Xiaoying) 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中国国企改革的三个时期告诉人们,近40年的改革之路,特别是这5年的强力推进,核心就是如何使中国的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实现真正对接,这是基本的政策指向,完全不存在市场经济改革的倒退。
缘何中国经济出现稳中向好态势?2017-08-04
牛犁(Niu Li)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
2017年以来,在外贸出口明显好于预期、工业企业补库存以及房地产市场依然火热等因素带动下,中国经济出现了企稳回升态势。但是,融资难融资贵再次抬头、民营投资乏力、补……
中国需要西方投资,更需要改革2017-08-03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在北京经济上似乎向内转,强调国家控制,并惩罚外国投资者的时候,美国企业应该站出来,指明吸引外来投资具有显而易见的经济好处。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企业可以创造难得的就业机会,雇用中国的工人,这些人期待更好的生活,同时也会抗议期望的落空。
解密中国的经济弹性2017-07-31
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摩根士丹利前亚洲区主席
长久以来,悲观主义者一直不断重复老错误,用看待本国经济的方式看待中国经济,把主要发达国家受到危机重创的结果强加给中国。这种做法过去是错误的,现在依旧是错误的。
中国应当去杠杆化么?2017-07-07
余永定(Yu Yongding)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前会长
近期,穆迪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后,中国日益严峻的债务问题备受瞩目。无疑,中国的债务水平,尤其是企业债务水平,是一个重大问题,必须得到控制。但中国更迫切需要将经济增长率大体维持在潜在水平,并防止经济再次滑入“债务-通缩”陷阱。
中国的货币难题2017-06-09
张军(Zhang Jun)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中国政府会继续努力加强金融监管,但仅靠加强监管并不能解决中国的货币难题,从长远看更不能保护中国经济避开金融危机。为此,中国政府必须确定并鼓励那些能够支持实体经济活动的金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