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坚称他将从美国的外国贸易伙伴那里获取巨额关税收入,这笔收入将用于资助他雄心勃勃的“让美国再次伟大”计划。这个想法违背了有关关税定义及其收入来源的传统认知。
- 近日,笔者有幸作为“慕尼黑青年领袖”全程参与今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深切感受到美欧政策之间日益显著的温差。无论在经济贸易、军事安全领域,还是在意识形态……
- 2025年伊始,达沃斯论坛、法国人工智能行动峰会、慕尼黑安全会议相继召开,清晰映照出当下国际形势的诸多关键特征。经济合作意愿上升与竞争持续加剧并存。在地缘政治竞争……
- 随着特朗普2.0开启,中美博弈恐将加剧,但双方仍有望达成符合共同利益的一揽子经贸框架协议,进而推动中美关系达成新的平衡。
主编推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基于主权原则、制度规则和多边主义的国际秩序在进入第80个年头之际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 外交策略2024年全球经济克服地缘安全关系持续紧张、一些经济大国内部政治动荡的挑战,显示出韧性和活力,实现了稳健增长。但是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业的经济表现存在明显差异。各国政府未来的政策目标和手段因而面临分化,给2025年的经济发展带来变数。
- 军事安全以结束乌克兰战争为目的的乌克兰计划是特朗普新任期内首要的外交行动,它不仅是特朗普与北约国家、俄罗斯进行交易的砝码,而且能让特朗普青史留名。为此,特朗普宣布计划举行美俄峰会,以此作为结束乌克兰战争的敲门砖。
- 经济金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是世界最大贸易协定,包括15个经济体,其旨在振兴全球化、加强贸易规则,以及加强东盟在区域贸易中的核心地位。在中美关系紧张的背景下,RCEP为供应链转移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机会,同时使得中国能够通过“一带一路”等倡议深化与发展中地区的联系。
- 经济金融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以滥用关税为特征,其动机是平衡双边贸易和优先考虑美国国内生产。虽然这些措施重塑了贸易格局,但也在无意中加强了中国的全球经济地位,从而凸显“脱钩”的局限性。
- 外交策略这位即将上任的美国总统必须迅速采取行动,避免在乌克兰陷入惨败,让俄罗斯赢得地面战。如果希望得到普京迅速积极的反应,特朗普需要抛弃欧洲,继续前进。否则,最终的失败将不仅仅是北约的失败,也将是特朗普的失败。
- 能源环境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剧,美国和中国必须将工作重点转向气候适应,为增强地方伙伴关系创造机遇,并以竞争的方式向脆弱国家提供帮助。这种方法为两国引领全球气候行动指明了方向。
- 外交策略东盟和金砖国家都是国际合作组织,与七国集团相似,只不过二者都是由非西方国家领导。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加入金砖国家引发了一个问题:这些国家能否在不破坏东盟长期以来地缘政治定位的情况下协调各自的目标?
- 外交策略格陵兰岛是北大西洋最远端代名词,向来远离全球重大事件。但由于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和特朗普大胆提议,这个偏远岛屿是否会成为全球利益争夺的温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