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关税 脱钩
警惕“新麦卡锡主义”孙成昊
近期我在美国媒体上读到一系列文章,这些文章声称特朗普政府采取的内外政策将让中国而并非美国“再次伟大”。文章提出,当前美国政府对外政策将冲击美国经济、社会和国际地……
李在明访美日与东北亚国际关系张云
务实主义外交的本质是最大限度拓展外交空间和保持灵活性。不选边站和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应是韩国新政府规避地缘政治风险、最大限度发挥中等国家外交优势的最佳选择。
乌克兰和平曙光难觅鲍韶山
乌克兰战争已进入第四个年头,但和平似乎难以实现。特朗普最近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与普京会面,一些人称之为一次突破,另一些人则认为特朗普被“耍了”。
  • 对最贫穷国家的高额惩罚可能破坏这些脆弱经济体的稳定,剥夺数千万贫困人口的生计。特朗普的关税不仅不合理,而且不道德。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周小明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原副代表
  • 亚太地区的二战后安全框架在结构上已经过时,与该地区的快速变化格格不入,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更加速了它的瓦解和分裂。

    古拉姆·阿里香港亚洲研究中心副主任
  • 特朗普第二届政府上任后美国关税不断升级,这种通过征收高额定向关税并迫使亚洲经济体投资美国制造业的做法正在重塑全球供应链。随着制造业从中国及其邻国流出,墨西哥等国家可能受益,印度则面临被落在后面的风险。

    艾丽西亚·加西亚·埃雷罗NATIXIS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勃鲁盖尔高级研究员
  • 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的贸易政策和强硬的国防外交政策令美国的主要亚洲盟友感到不安,导致联盟关系紧张,同时促使其他盟友加强军事合作。这种做法引发人们对美国盟友战略自主权受到削弱的担忧,并可能导致它们同中国走得更近。

    理查德·加瓦德·海德林菲律宾理工大学地缘政治讲席教授
主编推荐
特朗普第二届政府将积极的外交接触与对抗性贸易政策相结合,导致盟友关系疏远,并有可能引发全球经济衰退,尽管美国工业的衰退确实让人担忧。特朗普的贸易议程旨在重组全球贸易以促进美国利益,但独断专行和联盟的缺失削弱了其有效性,非但无法恢复制造业实力,反而可能导致美国被孤立。

理查德·加瓦德·海德林菲律宾理工大学地缘政治讲席教授
  • 外交策略
    在贸易问题上,特朗普对盟友和对手一视同仁。但马科斯认为,他可以通过谈判达成一项维护甚至加强美菲贸易关系的协议。

    爱德华多·阿拉拉尔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公共政策教授
  • 军事安全
    袭击伊朗核设施体现了特朗普外交政策的实用主义。它并非是纯粹的孤立主义或意识形态的先发制人,而是经过精心策划、受利益驱动的举措,旨在化解威胁,避免过度投入资源。

    张志新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 军事安全
    法英加三国拟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表态将使以色列面临的国际孤立进一步加剧,美国对以色列的“无条件支持”或出现一定动摇,但内塔尼亚胡的铁血加沙政策恐难以撼动,美以关系的坚固程度也不会因此瓦解。

    贺文萍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 经济金融
    新法案允许用美国国债支持所谓“稳定币”的发行,从而人为制造出一种杠杆循环,而这可能威胁美国乃至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

    鲍韶山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设计学院教授,Smart Trade Networks创始主席
  • 经济金融
    特朗普总统强烈反对全球化,声称全球化造成美国巨额逆差、就业岗位流失、制造业外流和中产阶级收入下降。但数十年来美国经济和技术的强劲增长,恰恰是全球化的结果。

    何伟文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
  • 外交策略
    中欧之间存在不少分歧,但是双方没有根本利害冲突的格局并没有改变。只要中欧以应有的大智慧做到“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双方关系发展就依然前景可期。

    田德文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 外交策略
    东盟+3经济体及其政策框架在未来几个月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随着全球经济秩序持续碎片化,东盟+3国家的政府必须加强合作,建立有效的政策协调机制。

    渡部康人东盟+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主任
  • 外交策略
    正是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导致美国采取了许多持久、代价高昂但最终失败的军事干预。

    梅兰妮·W·西森布鲁金斯外交政策项目安全、战略和技术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