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关税 脱钩
  • 张云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李在明访美日与东北亚国际关系

2025-08-27

韩国总统李在明自8月24日开始接连访问了日本和美国,这是他就任总统后除参加七国集团峰会外首次出访。与此同时,他也向中国派出特使,强调发展中韩关系的重要性,并曾表示有必要改善朝韩关系。李在明外交将对东北亚国际关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首先,李在明基于国家利益的实用主义外交体现了变化性和连续性的结合。其外交与前任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再意识形态挂帅,不再使用民主对威权的外交话语;二是在地区安全方面没有提及台湾问题;三是强调朝韩双方要进行对话,并有意部分恢复朝韩之间达成的协定,以缓解紧张。与此同时,李在明外交也体现了连续性。虽然他突破历任韩国总统首访美国惯例,在访美之前选择了访问日本,但日韩关系正是尹锡悦外交最大亮点之一。在对美关系上,他在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演讲中提及朝鲜继续实施核武器和弹道导弹计划,表示朝鲜和俄罗斯的军事合作是安全挑战,并指出强化美韩同盟威慑力以及美日韩三边协作的重要性。尽管提出改善朝韩关系,但韩国仍继续举行美韩乙支自由之盾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

李在明是在韩国国内出现严重政治社会分裂危机情况下当选总统的,上述外交倾向说明他想在革新派和保守派之间搞平衡。对内他要展示自己是能弥合分裂的总统,在美国的演讲中他多次提及韩国的民主经受住了政治危机的考验。同时,他面对的美国同样是一个分裂的国家。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现出对朝鲜领导人的好感和接触的强烈愿望,但美国传统保守势力对朝鲜的不信任甚至仇恨根深蒂固。同时面对美韩两个内部分裂的社会,李在明不得不在连续性和创新性之间寻找平衡。

其次,在朝韩关系上李在明能有所突破的空间不大,但美朝领导人直接会晤的可能性让他有必要做好各种预案准备。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韩国国内经历了重大政治危机,国际形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去年底的戒严及之后尹锡悦总统被捕和被弹劾,让韩国实际上有半年时间没有总统,外交处于停滞状态。“山中一日,世上千年”,这期间,朝鲜和俄罗斯建立了非常紧密的军事合作关系,同时朝鲜以核国家自居,特朗普执政后对美朝首脑会谈也表达了浓厚的意愿。这些都让朝鲜对李在明政府的有限示好兴趣不大。与此同时,大国关系也在发生重大调整,美俄首脑时隔四年举行了首脑会谈,中美首脑会谈也随时可能举行。韩国除了和朝鲜陆地接壤外,隔海相望的邻国只有中日俄三国,而尹锡悦总统时期韩国与四个邻国中的三个关系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美朝首脑会谈举行,将会让韩国处于外交孤立的困境。

第三,李在明务实主义外交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两组三边关系,即美日韩和中日韩关系。2023年夏天,美国前总统拜登、日本前首相岸田文雄与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在戴维营会晤,就加强延展威慑和联合军演达成共识,正式开启了美日韩三边合作的机制化。被称为“戴维营精神”的美日韩合作聚焦军事安全防卫领域,以意识形态对立为精神基础,具有浓厚冷战思维。2024年,中日韩峰会时隔多年在韩国重新召开,三方同意加速推进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体现了东北亚三大经济体走向一体化的意愿。对于李在明来说,如何平衡好这两组三边关系至关重要,但也困难重重。

务实主义外交的本质是最大限度拓展外交空间和保持灵活性。不选边站和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应是韩国新政府规避地缘政治风险、最大限度发挥中等国家外交优势的最佳选择。今年10月底11月初,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在韩国庆州举行,中日韩峰会也将在日本召开,能否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外交机遇是对李在明外交的重大考验,也将对东北亚国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