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关税 脱钩
  • 贺文萍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法英加拟承认巴勒斯坦国说明什么?

2025-08-07

近期,法国、英国和加拿大等西方多国相继表态,声称将在今年9月召开的第80届联合国大会前后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法国、英国和加拿大均是西方七国集团成员,它们的表态与此前美国驻以色列大使迈克·赫卡比宣称美国将不再“全力”支持巴勒斯坦建国和美国政府放弃“两国方案”完全背道而驰。其目的何在?对以色列的国际处境及美以关系又会产生何种影响?

首先,法英加三国拟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表态,是为彰显其不同于美国的独立外交立场,施压以色列停止在加沙的军事行动,缓解加沙人道主义危机,同时维护自身在国际人道主义、道义及价值观领域的影响力和领导力。7月30日,《华盛顿邮报》在头版及官网发布自2023年10月冲突爆发以来被杀害的18500名加沙儿童的名单,迅速引发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一个个已经逝去的冰冷名字,以及虽然活着却饿得皮包骨的加沙儿童的画面,再次唤醒全世界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强烈关注。法英加以及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的民众走上街头声援巴勒斯坦,抗议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和全面封锁政策。

另外,饿得皮包骨的不仅是加沙儿童,还有以色列人质。哈马斯8月2日发布一段以色列人质的视频,瘦骨嶙峋的以色列人质埃维亚塔尔·大卫已经三天未进食,悲痛的家属将他描述为加沙隧道里的“活骷髅”。与加沙儿童一样,大卫的“饥饿画面”同样在全球社交媒体疯狂传播。可怕的战争和封锁加害的是无辜的儿童及人质,结束这一人间悲剧的近期和终级手段只能是立即停火和保障巴勒斯坦生存权的“两国方案”。

其次,以色列面临的国际孤立将进一步加剧,但内塔尼亚胡“剿灭哈马斯”的铁血加沙政策恐难以撼动。毫无疑问,随着加沙巴勒斯坦人苦难的加重,以色列的国际形象也早已从最初的“受害者”蜕变成了“加害者”。法英加等美欧主流国家在巴以问题及巴勒斯坦建国议题上曾经无条件支持以色列,但如今以色列在加沙制造的“人间炼狱”使西方国家立场出现分化。

事实上,自2023年10月冲突爆发以来,随着以色列对加沙巴勒斯坦人“集体惩罚”的不断升级,欧洲和北约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已呈上升趋势。2024年5月至6月期间,西班牙、挪威、爱尔兰、斯洛文尼亚和亚美尼亚先后承认巴勒斯坦国。如今,更重量级的法英加三国的表态,无疑将带动西方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新一波高潮。目前,巴勒斯坦国已得到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中147个国家的承认,而且从法理上说,欧洲主要国家对巴勒斯坦国的承认,还可以推动更多国际组织和国际法院从法理上裁定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国领土上所采取行动的非法性,进而对以色列实施相应的制裁措施。

最后,美国对以色列的“无条件支持”或出现一定动摇,但美以关系的坚固程度并不会因法英加的这一表态而瓦解。虽然内塔尼亚胡坚信“特朗普使以色列更伟大”,但坚持“美国第一”的特朗普也需要关注其国内支持基本盘的态度变化。最新的美国民调显示,在50岁以下的共和党选民中,超过30%的人认为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已经“过头”。而今年3月盖洛普公司的调查结果也显示,美国民众在中东冲突中支持以色列的比例降至25年来最低水平,仅为46%。特朗普执政团队也曾明确表示:“我们支持以色列的存在,但并不代表我们要为它的所有决策买单。”因此,法英加三国拟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表态会让特朗普政府在“震惊”和“强烈反对”之余也三思和再评估加沙现状,对以色列的“无条件支持”会有一定程度收敛。但也要看到,法英加三国的表态尚属嘴上功夫,对以色列的实际施压效果有限(内塔尼亚胡近日又发出全面占领加沙的“豪言”),更不可能瓦解“固若金汤”的美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