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沟通是关键2023-05-19
克雷格·艾伦(Craig Allen)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
以下内容来自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克雷格·艾伦的一段视频。他的话题是高科技领域的出口管制,以及美国政府对中国实施的其他制裁。他认为两国政府有必要管理冲突,稳定双边关系。为清晰起见,对视频文稿略作了编辑。
- 中美仍需要最基本的沟通2023-05-18
安刚(An Gang)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邀专家
就算大国合作时代已经终结,高质量的沟通也是大国博弈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美方的据傲不收敛、不改变,注定了中美之间即使有沟通,中方也无法采信于美国。
- 不应对中美关系的未来过度悲观2023-05-17
陈积敏(Chen Jimin) 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中美在重大战略问题认知上似有相向而行的态势。两国用实际行动来兑现政策承诺,是止损战略互疑、培育基本互信的关键一步。
- 中美维也纳会晤释放四个“积极信号”2023-05-16
董春岭(Dong Chunli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
双方就推动中美关系排除障碍、止跌企稳进行了坦诚、深入、实质性、建设性的讨论。会晤进一步明确“中美将持续利用这一战略沟通渠道”,从而为之后的中美关系管控创造了条件。
- 小马科斯的南海迷航:失速,偏航,还是相撞2023-05-11
梁倩玉(Liang Qianyu)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博士生
翟崑(Zhai Kun)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小马科斯自2022年6月上任以来已近一年,其对华政策与前任和其他东盟国家明显不同,与美国联手重新挑动南海事端渐成趋势,成为扰动亚太地区安全态势的……
- 三重挑战促使欧洲改变对华姿态2023-05-08
吴白乙(Wu Baiyi)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前所长
欧方之所以对华姿态有所变化,一是其经济困难重重,需要抓住中国疫后重启的重要机遇;二是欧洲“战与和”前景尚不可料,需要中国发挥“稳定器”作用;三是国际形势持续剧变,欧美关系需要“再平衡”。
- 印度洋的权力之争2023-05-08
萨贾德•阿什拉夫(Sajjad Ashraf) 新加坡国立大学前兼职教授
作为国际贸易的海上十字路口,印度洋是中美争夺的重点区域。
- 减轻供应风险或者垄断市场? 钴在美中战略竞争中的角色2023-05-06
约瑟夫·沃恩(Joseph Vaughan)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硕士生
随着各国争夺钴等关键矿产的控制权,世界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带来了地缘政治风险。考虑到世界上70%的钴产自刚果民主共和国,电池技术的传播可能推动需求增长,中国不断巩固在采矿和精炼领域的市场地位,导致美国决策者将钴视为潜在的供应链漏洞。
- 卢拉访华或可激活南南合作2023-05-05
周志伟(Zhou Zhiwei)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巴西研究中心主任
作为东西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巴两国针对全球性重大议题发出共同声音,既体现了两国相似的国际观,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发展中国家群体的全球治理观,其意义自然超出双边范畴,很可能在全球南方形成更大反响。
- 今天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缓和关系,明天俄罗斯和乌克兰休战?2023-05-05
卢西奥·布兰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宾亚太协进会研究员
通过扮演中间人角色,促成伊朗和沙特达成缓解关系的协议,中国掀起了国际外交波澜,提升了自身的国际政治家风范。此外,通过与印度和土耳其等国家合作,北京的经济和外交影响力有可能把俄罗斯和乌克兰拉到谈判桌上。
- 尹锡悦访美的意义2023-05-04
李宁(Li Ning)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中心研究员
此次美韩首脑会面是在半岛紧张局势日益严峻和中美战略竞争背景下进行的,其成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今后韩国的方向,也将对中韩关系、中美关系、地区局势等产生相当的影响。
- 中乌领导人通话的三重效应2023-05-04
黄境(Jade Wong) 观澜综合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通话一是有力驳斥了美国鹰派关于中国不可信的言论,二是使中国成为欧洲经济和秩序重建的自然参与者,三是实现了对俄关系的平衡。
- 马克龙访华与欧洲主动追随美国战略的怪圈2023-05-04
张云(Zhang Yun) 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
欧洲对美国不满,因而滋生自主动力,但很快又选择以美国逻辑说服自己,进而走上主动战略追随之路。
- 中俄军事关系不会越过“既定红线”2023-05-03
肖斌(Xiao Bin)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政治学博士
尽管国际社会对中俄深化军事关系充满各种想象,但这一关系仍框定在中俄《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是“既定红线”。
- 欧洲对跨大西洋同盟关系的再认识2023-04-27
吴正龙(Wu Zhenglo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拜登用同盟关系绑架盟国、损害欧洲利益的做法,促使欧洲对跨大西洋同盟关系进行反思。但欧洲实现战略自主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