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李稻葵 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学教授

基辛格对中国的看法是正确的——现在仍然如此

2023-12-21
李稻葵.jpg

1972年寒冷的冬天,在中国的一个贫困村庄,一位老师问全班同学:“美国总统尼克松和他的顾问基辛格博士要来中国。我们该怎么办?”

那时我8岁,是一名好学生,刚刚完成作业,那就是用汉字抄写50遍当时无所不在的政治口号:“打倒美帝国主义!打倒苏修!毛主席万岁!”

于是,我很快给出了答案:“把他们抓起来,因为他们是我们的敌人!”

几年之内,我就意识到自己错得多么离谱。亨利·基辛格精心策划的美国对外活动促进了中国数十年复杂的政治变革,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时代,最终使8亿人摆脱了贫困,并打开了更多人的眼界和思想。

所有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我的生活以及其他数百万年轻学生的生活。基辛格访华5年后,中国的大学在长期关闭后再次对外招生。通过努力和运气,我考上了大学,后来又去美国获得了博士学位,而且该学位来自基辛格先生获得学位的同一所大学。对于一个刚刚抄写完党的宣传材料的小学生来说,这是多么神奇的改变!那天我学到的教训是什么?就是不要被政治口号所蒙蔽。

我想不出,当今还有哪个政治人物或者思想领袖能像基辛格先生那样对外国产生如此程度的积极影响。上周,这位百岁高龄老人去世,在美国引发了两极分化的反应,但中国氛围一向尖锐的互联网空间却泛起了强烈的暖意。普通公民发表的感谢文章在网上疯传。随着关于其遗产的争论愈演愈烈,我相信有一点是无可争议的:基辛格先生关于中国的看法是正确的。

在我喊着要抓住基辛格先生40年后,我发现自己紧张地站在基辛格旁边。当时,我站在多伦多的一个台上,面对着2700名现场观众,参加蒙克辩论会。在座的还包括尼尔·弗格森和法里德·扎卡里亚。争论的主题是“21世纪属于中国”。基辛格先生是反方,而我是正方。我希望我站在他一边。这不仅是因为我仍然对建议把他关进中国监狱感到内疚,也因为我不同意这个辩论话题。我从来不相信中国会占有世界。令我的辩论队友弗格森先生失望的是——但令我暗自满意——我们输了。很明显,基辛格先生在这个话题上的权威地位和丰富认识,加上扎卡里亚先生清晰的演讲,给他们的团队带来了显著优势。辩论结束后,大多数观众不太相信21世纪将属于中国。

基辛格先生对中国的态度,是他毕生从事世界历史和政治研究形成的。他对大国互动有着深刻的理解,对中国的世界观有着内在的理解。在这一切的背后,他对美国的最大利益保持着坚定不移的忠诚。

从基辛格先生的对华政策中,我们可以得到三个重要的教训。首先,中国并没有对美国构成严重威胁。中国似乎根本不具备取代当今美国并像美国那样行事的全球雄心、制度能力、历史传统或者清晰的意识形态。它的地理位置也不利于这样做。在多伦多的辩论里,基辛格先生言辞激烈地说:看看世界地图。中国与14个国家接壤,有多少国家中国认为是自己的坚定朋友?和邻国打完交道后,中国还剩下多少精力处理全球事务?相比之下,美国只有两个邻国。

第二,没有人能够从外部改变中国。中国的规模和历史使得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你可以和中国合作,帮助中国的领导人进行国内变革,但永远无法从外部改变它。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多次指出,中国拥有数千年复杂的政治制度历史,至今仍然存在。除非变革的力量来自内部,否则推动中国变革是不可能的,而且会适得其反。事实上,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毛主席就已经开始考虑与美国结盟,以更好地抵制苏联日益增长的野心。如果毛泽东没有下定决心与华盛顿合作,基辛格先生就不可能在1971年展开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国之行。

第三,美国必须将中国视为平等伙伴,以解决核不扩散、气候变化、人工智能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挑战。这一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设备生产国,是人工智能研究的全球领导者,也是唯一拥有载人空间站的国家。

近年来,美国的许多政治领导人开始不同意基辛格的做法,尤其是第一种看法。受此影响,美国对华外交政策日益强硬。这是非常不幸的。确实,中国现在变得更加强大,拥有了更大的国际影响力。但北京没有参与任何的国际军事冲突。据我了解,中国没有在中共中央党校培养任何外国高级官员,也没有计划改变这一点。至少可以说,继续将中国视为日益严重的威胁相当于美国政治精力的重大流失。

基辛格是纳粹政权的难民,而且毫无疑问地忠诚于美国。他的战略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赢得了冷战,并且享受了多年经济繁荣与和平红利。当然,中国崛起得很快,但中国发展得好,并不意味着美国就在输。不要将美国当今的国内问题归咎于基辛格先生的中国战略。要做的只是集中精力解决它们。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对于今天的美国政治家来说,基辛格去世后,重新审视他对中国的看法是一次很好的学习。

基辛格先生对中国的看法是正确的,现在仍然如此。

全文翻译自《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