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向而行,重建中美关系2020-11-19
陶文钊(Tao Wenzhao)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美国政府换届给了中美关系一次新的机遇,使双方有可能聚焦合作,管控分歧,遏制近几年关系不断恶化的势头。但中美关系回不到拜登任副总统时的样子,拜登任内的两国关系将是合作与分歧共存。
新冠疫情与“修昔底德陷阱”2020-04-28
余永定(Yu Yongding)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前会长
凯文·P·盖勒格(Kevin P. Gallagher) 波士顿大学弗雷德里克·帕迪全球研究学院全球发展政策教授
击败新冠病毒的共同利益要远远超过中美之间的分歧。新冠危机为中美两国提供了一个走出“修昔底德陷阱”的方法。
大疫当前,合作是中美的唯一正确选择2020-04-20
郑贵初(Zheng Guichu) 国际时事观察员
近来,美国战略界要求中美合作的声音在上升。近百名美前政要和学者呼吁,病毒跨越国界与国籍,没有美中合作,抗击病毒不会成功。美国联邦政府、地方和企业纷纷向中国提出医疗物资采购请求。
- 新冠疫情:中美合作发展亚洲正逢其时2020-04-20
理查德·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宾学者
当世界各国遭受迅速扩散的健康危机侵袭之时,有一件事再清楚不过了:中美及亚洲地区的合作至关重要。
新冠病毒对美中关系的影响2020-04-13
卡拉·A·希尔斯(Carla A. Hills) 前美国贸易代表
关税和谴责戏码只会让中美对新冠疫情的应对复杂化。相反,合作不仅有助于改善全球健康,促进经济稳定,而且有助于解决当前其他损害双边关系的问题。
中美两国未能通过流行病疫情考试2020-04-08
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学教授
中美两国在第一轮新冠考试中考砸了。但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怎样把事情做得更好还为时不晚。
中国医生与中美抗疫合作2020-03-27
赵明昊(Zhao Minghao) 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疫情是一场灾难,借助疫情制造冲突与仇视将是一场更大的灾难。面对疫情这一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 当前形势下中美如何携手“抗疫”2020-03-12
孙成昊(Sun Chenghao)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李竹韵(Li Zhuyun) 从事医疗投资工作,曾就职诺华制药美国波士顿公司
公共卫生与人民的健康和生活息息相关,不妨让防控疫情成为中美合作的“先行者”,使两国人民真切感受到中美携手的正面效果,以事实回应“中美合作无益论”。
从合作的对手到对手的合作2018-08-07
何亚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长
对手可以合作,而且在全球化时代,中美两国合作空间依然很大。中美合作双赢、对抗双输,这条原则不会因为美国把中国定位为对手而改变。
为什么没有“北京共识”2018-03-06
沈联涛(Andrew Sheng) 香港大学亚洲国际经济研究院杰出研究员
肖耿(Xiao Geng) 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会长
40年的时间似乎足以辨别出中国发展模式的基本逻辑。但在邓小平开启国家的“改革开放”40年之后,作为西方新自由主义“华盛顿共识”来自中国的对手,……
期待中美合作建设“一带一路”2017-01-20
王义桅(Wang Yiwei) 让·莫内讲席教授
美国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利益攸关方和相关国家。“一带一路”与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构成完整的中国对外合作倡议。美国的参与,是确保“一带一路”成功和更好造福于世界的关键。
傅莹:外交所面对的不应是带面具的国家2016-12-02
傅莹(Fu Ying) 前外交部副部长,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中美两国经过多年交往已经建立起强有力的合作关系,但是两国之间的气氛并不总是很好,我在与各行各业美国人交往中,常常为两个大国之间在许多方面存在的不了解和误解而感到诧异。据说,原因之一是有不少美国人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不对,总觉得应该朝他们期望的方向改变,而当这种改变没有发生时就非常失望。
- G20共识为中美合作注入新动力2016-10-14
吴思科(Wu Sike) 中国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
习近平主席与来华出席G20杭州峰会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双方达成35项重要成果,在双方强大有效的对话机制下,中美经贸关系将会继续走强,中美经贸关系将继续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
- 中美应在多边框架下促进亚太青年“互粉”2016-09-14
翟崑(Zhai Kun) 北京大学教授
青年将成为中美以及同东盟等亚太各国加强人文交流的突破口。中美两国应紧抓未来25年的发展契机,推动亚太青年朋友圈的发展与壮大,促进国家之间的互粉与互赞。
- G20杭州峰会:中美应合作推动新型全球化2016-09-02
赵明昊(Zhao Minghao) 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G20杭州峰会为中美携手推动新型全球化提供了重要契机。两国都需要意识到,全球化停滞将给双方带来巨大负面影响,引领全球化重新走上积极轨道的任务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