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中美关系势在必行2020-12-22
陶文钊(Tao Wenzhao)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拜登即将就任美国总统为重建中美关系提供了机会之窗。
- 拜登能否“治愈”美国对外政策之伤2020-12-08
魏雪巍(Wei Xuewei)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拜登将修正特朗普政府时期的错误,将对外决策拉回到较为谨慎和理性的轨道,同时他也会保留特朗普主义中对美国有利的内容。
拜登的外交和对华政策2020-12-03
宿景祥(Su Jingxia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拜登对中国将采取“选择性竞争”的做法,在军事、意识形态等领域与中国对抗,在经济和高技术领域与中国竞争,在气候变化、核扩散和全球疫情防控等领域与中国进行合作。
与中国分裂还是对话?2020-12-02
沈联涛(Andrew Sheng) 香港大学亚洲国际经济研究院杰出研究员
肖耿(Xiao Geng) 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会长
拜登出任总统可以说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去与中国就需要进行建设性接触的问题展开直接和诚挚的对话。但是时间至关重要,如果拜登选择以分裂而非对话的方式开始他的任期,要想改变航向就会立刻变得困难重重,甚至是不可能的了。
美对华政策走势与中国的应对2020-12-01
吴白乙(Wu Baiyi)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当前,对于两国未来关系和世界走向,中美两国都到了再度作出重大选择的关键时刻。
大选后中美关系前景如何?2020-11-16
沈大伟(David Shambaugh) 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
随着拜登新政府为过渡做准备,太平洋两岸的观察人士都在思考美中关系的未来。新政府虽然有可能做出一些调整,但预计不会有大的实质性变化。
特朗普之后,中美关系会好转吗?2020-08-28
王震(Wang Zhen) 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学所研究员,法学博士
如果美国战略界不改变对中美实力变化和双边关系的认知,无论特朗普未来是否当选,中美关系短期内都还看不到令人乐观的理由。
美国总统选举与中美南海军事冲突2020-08-17
聂文娟(Nie Wenjuan)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
近期而言,美国很难找到一种既树立美国形象,又能对战争进行管控的模式来制造在南海的冲突。
- 美推动“经济繁荣网络”计划的战略意图与前景2020-08-08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所首席研究员
奉行“美国优先”不仅使美国难以为“经济繁荣网络”成员国提供切实和公平的收益,而且在市场成为“稀缺资源”背景下,那些脱离具有成本优势和巨大潜力中国市场的国家会蒙受更大的损失。
解析特朗普政府的对华强硬立场2020-08-03
沈大伟(David Shambaugh) 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
过去三个月,特朗普政府的高级官员发表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声明。如果对特朗普政府寻求与中国进行新的冷战对抗有任何疑问,那么这些文件和演讲提供了答案。
特朗普政府意欲何为?2020-07-31
赵明昊(Zhao Minghao) 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蓬佩奥在尼克松总统纪念图书馆的演说是近期特朗普政府对华“话语行动”的一部分,亦表明美方对华政策的敌对性正在增强。
美国的“麦卡锡时刻”2020-07-31
陈文鑫(Chen Wenxi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麦卡锡时刻”之所以被称为“时刻”,乃因其在美国历史上只是昙花一现。尽管如此,“麦卡锡主义”的幽灵在美国却久久未散。
中国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美国?2020-07-30
张云(Zhang Yun) 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
中国希望要一个什么样的美国,应成为中国建构和创新对美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
中美关系未来取决于双方努力2020-06-24
张云(Zhang Yun) 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
中美关系的未来需要共同塑造,中国的主动性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美国对华认知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