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外交为民”新理念与中美关系未来2021-03-02
张云(Zhang Yun) 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
拜登新政府在外交理念上正朝“外交为民”转向。这种转向在国内体现在美国外交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在国际上则体现在美国外交要更多地通过外交斡旋等非军事手段实现国家利益意图。
展望2021:百年大变局不可逆转2021-01-14
黄靖(Huang Jing) 北京语言大学学院教授,国别和区域研究院学术院长
政治上,世界格局由一强独霸向一强多极发展的大趋势将会更加明显。经济上,随着RCEP和中欧投资协定的签订以及中国积极参与CPTPP谈判,加之“一带一路”建设持续发展,世界经济将迈向更高层次的“一体化”。
拜登将如何实施干预?2021-01-08
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学教授
从广义上讲,“干预”是指用行动影响另一个主权国家的内政,它可以是广播、经济援助、支持反对党,也可以是封锁、网络攻击、无人机袭击和军事入侵。美国的当选总统会青睐哪一种呢?
拜登政府外交战略前瞻2020-12-31
陈积敏(Chen Jimin) 中国国际友好交流联络会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拜登政府将继续寻求保持与强化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从手段上说将重塑道德权威,重定外交原则,重振同盟关系,重回多边主义,同时继续完善印太地区布局。
中国问题如何融入拜登的外交政策?2020-12-04
理查德•魏茨(Richard Weitz) 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在即将上任的拜登总统领导下,中美关系仍有可能是紧张的,但是风格和某些实质性内容会有变化。在保卫美国的亚洲安全伙伴和寻求改变中国多项经济政策的同时,新团队似乎有兴趣在公共卫生、防扩散,特别是首位美国总统气候特使约翰·克里领导的气候变化领域探寻与中国合作的机会。
大选后美国将在外交上寻求“欧洲再平衡”2020-11-20
张云(Zhang Yun) 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
拜登新政府的外交战略方向有可能是“欧洲再平衡”,以修补被特朗普破坏的美欧关系。但这不等于美国的战略重心会从特朗普时代的对华全面打压完全转移。
美国的“印太北约”缺乏现实基础2020-09-17
吴正龙(Wu Zhenglo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美国欲将四国安全对话正式化,建立某种类似北约的关系,以应对所谓“中国威胁”,但“印太北约”缺乏现实根基和利益支撑。
自由主义国际秩序之后2020-07-09
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学教授
如果乔·拜登在11月击败唐纳德·特朗普,他将面临的问题不是要不要恢复自由主义国际秩序,而是美国能否与核心盟友合作,推动民主和人权,同时与更多的国家合作管理基于规则的国际机构,以应对跨国威胁。
伟大的美国复兴:特朗普的磨难还是救赎?2020-03-23
卢西奥·布兰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宾亚太协进会研究员
特朗普“伟大的美国复兴”在国内取得了一些成功,但在国际舞台上举步维艰。由于不断出现新的全球性威胁,“美国优先”不一定意味着美国独行。
-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无意间帮助了中国2020-03-11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从奥巴马到特朗普,美国的对华政策一直未见成效。本届政府应遵循“谦逊”的外交政策,在世界舞台上重新获得信誉。
何谓有道德的外交政策?2020-03-06
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学教授
对外交政策的评判不仅要看具体行动,还要看其行动模式如何塑造世界政治环境。
特朗普的伊朗险兆事件2020-01-21
伊丽莎白·德鲁(Elizabeth Drew) 居住在华盛顿的记者、作家
利用无人机袭击杀死苏莱曼尼不仅将美伊两国推向战争边缘,也让所有人看到特朗普任内美国外交决策的杂乱无章。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这一事件令美国变得更不安全,而特朗普团队表现出的无能说明,人们的看法也许是对的。
道德在外交政策中为什么重要?2020-01-15
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学教授
说所有国家都在按照国家利益行事,这等于废话,至少没有多大意义。重要的问题在于领导者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定义和追求国家利益。
21世纪国际政治生态变动的美国因素2019-10-17
郑羽(Zheng Yu) 同济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21世纪前20年国际政治生态的改变主要是美国国际战略的变化造成的。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使自由主义国际体系受到严重破坏。
特朗普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2019-09-12
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学教授
如果特朗普执政八年而不是四年,那么美国的机构、诚信和软实力很可能会受到腐蚀。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他的继任者都得面对一个已经变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