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次领先2020-11-04
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 耶鲁大学教员
特朗普把他最近感染新冠肺炎的经历当成勇气勋章,而不是对未来的警告。其政府应对疫情不利所导致的经济后果,与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形成了鲜明对比。
亚裔的美国梦正在消失2020-10-29
凯梅尔•托克托姆舍夫(Kemel Toktomushev) 中亚大学研究员
美国正遭受着世界上富裕国家中最严重的新冠疫情,包括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和拜登在内的许多美国公民都将矛头指向中国。排外和歧视氛围已将亚裔美国人置于人身和经济双重危险之中。
后疫情时代的地缘政治2020-10-15
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学教授
对当前疫情的长期影响进行评估,并不是对未来的准确预测,而是权衡各种可能性和调整当前政策的一场演习。在展望2030年的国际秩序时,有五种场景跃然而出。
“数字丝绸之路”能否推动疫情后的经济复苏2020-08-26
邹思云(Rene Zou) 巴黎政治大学、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
中国的“数字丝绸之路”有可能带动以数字技术为中心的经济复苏。在评估这一计划所带来的机会时,需要在经济潜力与安全考虑之间取得平衡。
错失更多抗疫良机酿成的悲剧2020-08-19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Difference Group创始人
根据新的报告,相对于各主要经济体,美国各州受疫情的影响最大。新冠疫情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西方国家控制失败导致疫情不断加剧,并造成了经济损失。
中美关系冻冰,但希望仍在2020-08-06
中美聚焦(China-US Focus) 中美交流基金会
政治上,中美关系正处在建交以来最低点。双方都需要解决好自己的问题,以重建信任。期待明年1月美国新一届政府重新开启中美对话。中美竞争不可避免,但需要建立一个框架来遏制对抗。
中美企业应践行严格的ESG标准2020-08-03
陈天宗(Curtis S. Chin) 前美国驻亚洲开发银行代表
阿比纳夫·希塔拉曼(Abhinav Seetharaman)
经济艰难时期,采用或遵守严格的ESG标准及承诺变得愈发困难。然而,随着经济衰退的威胁迫在眉睫,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生计显得更有必要。
新冠疫情对“一带一路”的影响2020-07-30
邹思云(Rene Zou) 巴黎政治大学、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
疫情过后,“一带一路”依然会是中国外交政策的特色。这场大流行甚至有可能开辟新的投资途径。
中美民间力量是推动两国抗疫合作的生力军2020-07-13
王辉耀(Wang Huiyao) 全球化智库(CCG)主任
中美两国人民显示出的合作互助精神,不仅极大地推动双方共同遏制疫情,更为两国未来开展友好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疫情终结美国长达十年的增长周期2020-07-10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所首席研究员
美国经济长达十年零八个月的扩张被疫情终结。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将在二季度全面显现,金融风险上升。
- 新冠疫情推动全球化低潮2020-07-02
吴正龙(Wu Zhenglo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影响深重,虽不会终结全球化,但将助推全球化低潮。
全国人大传递出的信息2020-07-02
周小明(Zhou Xiaoming) 前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团副代表
中国故事是令人鼓舞的。虽然内部市场巨大,但中国却没有向内转,相反,它正以蓄势待发的经济为依托,更快更广地向世界其他国家开放。
新冠疫情后的中美关系2020-06-29
傅莹(Fu Ying) 前外交部副部长,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中美两国之间的紧张态势主要是由美方主动推动的,未来中美是否会陷入零和对抗抑或实现“竞合”关系,关键要看两国能否客观判断对方的实力与意图,能否找到彼此目标相容的空间。
- 大流行过后中国的三种未来2020-06-25
卢西奥·布兰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宾亚太协进会研究员
对于正在重新评估国内国际目标的中国来说,疫情过后它或许将走向三个方向。无论它选择哪个方向,影响都将超出其国界。
重视疫情对全球化的影响2020-06-19
陶文钊(Tao Wenzhao)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在后疫情时代,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可能提出更多维护各国经济主权的问题,对全球化的规则进行若干修改,全球化可能进入2.0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