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竞争可否止于火星?2023-06-23
刘畅(Liu Cha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中美航天员在火星相遇的前景具有较大确定性。如果在此之前中美能够达成共识,和平合作开发、利用火星资源,这对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来说都将是难得的好消息。
- 乌克兰的和平之路2023-06-20
肖斌(Xiao Bin)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政治学博士
乌克兰取得全面军事胜利的难度依然巨大。对于俄乌冲突,中国未来的工作重点是更准确地框定自己的利益,并选择灵活务实的行动。
- 西方对中国和其他大国的和平斡旋努力抱有敌意2023-06-19
特德·盖伦·卡彭特(Ted Galen Carpenter) 伦道夫·伯恩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一些国家正试图扮演调解人的角色,缓和各个地区危险的紧张局势。然而,对于这些努力,美国及其最亲密的盟友毫不掩饰或者几乎没有掩饰地表示出敌意。这种态度不仅于事无补,适得其反,还会使得西方在国际社会上进一步受到孤立。
- “中国-中亚峰会”是稳定周边关系的战略升级2023-05-22
肖斌(Xiao Bin)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政治学博士
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是由中国-中亚外长会晤机制演进出来的多边会晤机制,并商定在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举行。作为一座11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曾在唐代丝绸之路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 美韩同盟北约化及对东北亚安全的冲击2023-05-17
张云(Zhang Yun) 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
美韩强化延伸核威慑以及美韩同盟范围的地区化趋势,本质上都是北约安全思维开始在本地区扩散的表现。对中国来说,这将是改变东北亚地区安全架构现状的行为,会导致本地区安全秩序进一步失衡。
- 威慑的困境2023-05-09
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学教授
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世界里,地缘政治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威慑。但是,我们如何证明威慑有效呢?
- 以中国方案解决人工智能的双刃剑效应2023-05-03
李峥(Li Zhe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既带来巨大的商业前景和产业变革,又同时可能给社会稳定和部分民众带来冲击。中国在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上的基本立场和理念,不仅有利于中国平衡好人工智能的机遇与风险,也给更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参考。
- 麦卡锡与蔡英文会晤的底层逻辑与平衡困境2023-04-25
钟厚涛(Zhong Houtao) 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学院副教授
美国在战略模糊与战术清晰之间玩弄走钢丝的平衡策略已经是左支右绌。是重回一中政策的正确轨道,还是冒着被拖入战争陷阱的风险继续“以台制华”,端看美国决策部门如何抉择。
- 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加剧台海局势2023-04-24
卢西奥·布兰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宾亚太协进会研究员
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 “奥库斯(AUKUS)”制定了一项计划,将使澳大利亚获得核动力潜艇。这些潜艇的建造需要数年时间,但其它国家获得在澳大利亚基地停泊的机会,同时放宽了向盟国和伙伴国家转让潜艇部件和技术的限制。这意味着该计划的影响将更快到传递到太地区,包括台湾海峡。
- 台湾问题的风险性仍在上升2023-04-19
赵明昊(Zhao Minghao)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国论坛特约专家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挑衅给中美恢复外交和安全等领域的高层互动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如果美国不能全面、深入审视台湾问题的高风险性,设立再多拜登政府所说的“护栏”也不足以避免中美刀兵相见。
- 中国扮演中东政治家,缓和伊朗与沙特阿拉伯之间的紧张关系2023-04-17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过去几十年,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存在感微乎其微。然而,中国调解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之间的关系,表明它在该地区正扮演着全新的积极角色。
- “灰色地带”的战争与国家间政治2023-04-13
肖斌(Xiao Bin)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政治学博士
俄乌战争是发生在“灰色地带”的体系战争。欧洲人对外政策发生了转变,“一超与西欧强国”协调对外立场,改变了国际格局中的力量对比。中俄关系已经成为平衡国际体系压力的工具,但中国需要做的不仅是会对工具加杠杆,更要能降杠杆。
- 日本为“虎”作了什么“伥”?2023-04-13
蔡亮(Cai Liang)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日关系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
日本在安保问题上是“辅美遏华”的“急先锋”,在经济问题上是“助美制华”的“排头兵”,在台湾问题上是“联美压华”的“桥头堡”。但中日是搬不走的近邻,这也就意味着认真摸索和平相处之道具有时代必要性和历史必然性。
- 中美应如何缓和紧张防止冲突与战争2023-04-12
张沱生(Zhang Tuosheng) 国观智库首席研究员,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美尽早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并同时开启关系缓和的进程是可能的,值得双方为之努力。
- 岸田文雄突访乌克兰与日本的政治外交战略新定位2023-03-31
张云(Zhang Yun) 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
3月2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对乌克兰进行了闪电式访问。此访正值中俄首脑会晤期间,引发国际上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