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乐见G20增强全球南方力量2023-09-26
贺文萍(He Wenping)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乐见非盟成为G20新成员,全球南方因此增强了在G20中的代表性及力量。
- “全球南方”从何而来2023-09-25
李岩(Li Y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长
从概念本源上看,“全球南方”显然具有“非西方”的政治色彩。
- 意大利与“一带一路”的姻缘即将结束,但不一定损害对华关系2023-09-25
尼古拉·卡萨里尼(Nicola Casarini) 意大利国际事务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意大利上届自由政府主导的对华“一带一路”合作即将结束,但中国在意大利取得的进展,意味着距离不是大笔一挥就能制造的。
- 中国留美学生的三十年:1991-20212023-09-14
张涓(Juan Zhang) 《中美印象》网站执行主编
新学年开始之际,来往于中美两国的学生流量仍远低于 疫情爆发前2019-2020 年的水平,而挥之不去的美中紧张关系和各种随之而来的问题给近期恢复强劲的双向教育交流蒙上了阴影 。
- 金砖国家机制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国际影响2023-09-11
陈积敏(Chen Jimin) 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金砖国家具有相似的世界愿景、共同的发展目标与强烈的合作意愿,在国际格局演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国家现代化进程等方面有相同或相似的认知、目标与诉求。
- 中国的外交政策困境2023-08-31
詹姆斯·H·诺尔特(James H. Nolt) 纽约大学客座教授
中国最近更新了外交政策指导方针,这将成为东西方持续争夺全球贸易霸权拉锯战的重大转折点。
- 如果香港特首李家超无法参加APEC会议……2023-08-30
李环(Li Hu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涉台事务研究中心港澳研究所副所长
李家超能否参加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可以是个“技术性问题”,也可以是个“政治性问题”,现在看,美国正把它变成一个政治性问题。
- 专访麦考特:美国对华接触派和竞争派及他们的政策2023-08-29
刘亚伟(Yawei Liu) 卡特中心中国事务高级顾问
张涓(Juan Zhang) 《中美印象》网站执行主编
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对华政策从接触到战略竞争的转变是影响两国关系的重大政策性转变。许多中美问题专家从经济、军事、外交等角度对这一重大转变进行了深入分析。
- 探究拜登对印度的大赌注2023-08-23
阿文德·萨勃拉曼尼亚(Arvind Subramanian)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客座讲师
美国和印度之间前所未有的亲密关系令人震惊,坦率地说,也同样令人费解。美国总统乔·拜登为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举办国宴,美国众议院议长凯文·麦卡锡第二次邀请莫迪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讲话。此后,人们怀疑美国是否付出太多,得到的太少。
- 习主席访非助推南非“金砖年”2023-08-22
贺文萍(He Wenping)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应南非总统拉马福萨邀请,习近平主席于8月21日至24日出席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并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在南非期间,习主席还将同拉马福萨共同主持中非领导人对话会。
- 美国对华战略的"新两手"与"新两难"2023-08-14
王鸿刚(Wang Hongga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兼美国所所长
本文以此轮中美互动为背景,试着对美国对华战略的深层特征做出分析,并论及美国对华战略的未来趋势和内在困境,以及我们应该怎么做。
- 美国对华战略的“新两手”与“新两难”2023-08-10
王鸿刚(Wang Hongga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兼美国所所长
本文以此轮中美互动为背景,试着对美国对华战略的深层特征做出分析,并论及美国对华战略的未来趋势和内在困境,以及我们应该怎么做。
- 克里访华与中美关系“大气候”的回暖2023-07-28
贺文萍(He Wenping)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即便克里访华推动了中美在气候问题上的磋商,但只要美方在台湾问题等中国核心利益上不走出打压遏制的“政策怪圈”,中美关系“大气候”就难以最终回暖。
- “去风险化”实际蕴藏更大风险2023-07-27
马雪(Ma Xue)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去风险化”看似比“脱钩”温和,实则蕴含巨大不确定性,给深度交融的全球经济带来巨大风险。“去风险化”看似比“脱钩”积极,本质还是“去中国化”,推动建立排华小圈子。
- 东北亚局势呈企稳态势但依旧脆弱2023-07-26
王付东(Wang Fudong) 山东社科院国际经济与政治所副研究员
如果只是服务于域外大国的战略博弈目的,东北亚国家无疑将陷入各自消耗的零和博弈之中,最终业已形成的区域分工协同优势将大为减少,徒然降低各自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和价值,形成“共输”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