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韩立群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

谁在误导美国

2024-04-24
韩立群.jpg

4月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时,特别强调了中美关系中的战略认知问题。2017年特朗普上台以来的几年里,美国的对华战略认知误差是导致中美关系陷入困境的一个关键原因,甚至可以说是首要原因。美国有过很多出色的对外大战略,但也不是没有因为认知误差而导致的败笔。从目前看,误导美国对华战略认知的因素至少有五个:

首当其冲的是意识形态。美国在很多问题上已经落入意识形态陷阱难以自拔,以市场问题为例,4月4日美国财长耶伦开启访华,她多次公开表示,中国没有真正按照市场方式行事,这种观点在美国很普遍,经常被作为对华经贸限制政策的依据。但是,美国政治家口中的市场早已不是真正意义的市场,而是由垄断资本主导的市场,所谓中国没有按市场方式行事,背后所指是中国不允许资本特别是垄断资本的肆意妄为,进而妨碍资本收割。在被资本常年驯化后,美国的政治家已经很难再跳出这样的陷阱了,他们以为自己维护的是市场,实际上是在维护资本、破坏市场。

中文图片V38.jpg
请点击阅读最新一期中美聚焦文摘

第二是对百年变局的误判。美国战略界经常反思,尼克松对华打开大门、允许中国发展壮大到足以威胁美国自身,是不是战略失误。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反思,与美英战略界对历史发展的错误认知有很大关系。过去400多年来美英摆布地缘政治,取得了一系列所谓“历史成就”,并带来严重的“历史自负”。包括基辛格在内的美英战略家,一直以来都以复现地缘政治的历史经典案例,影响历史甚至创造历史为傲。然而,当今世界变局“东升西降”是历史大势,其走向既不是由中美两个国家决定,更不可能由某项战略、某个人物所左右。美国要面对的是历史大势,不是中国一个国家,遏制中国也无法遏制变局之势。尼克松打开大门,看似创造历史,实则是把握机遇、顺势而为。

第三是对美国前途的不自信。从铁幕落下到苏联解体,美国始终警惕来自苏联的威胁,但很少担心后者能取代自己,甚至笃信苏联一定会完蛋。这源于美国对自身政治制度和经济实力的自信,这种自信在冷战结束后达到了顶峰。“911”的发生、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欧盟经济实力的扩大,特别是2008年后连续发生的金融动荡,开始逐渐侵蚀美国的自信。奥巴马喊出了“改变”的口号,特朗普则更直白说要复兴美国。一个不自信的美国,在面对中国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国家时,很容易被主观认知甚至是恐惧所左右,产生战略误判。

第四是受到盟友伙伴的牵制。美国对外政策中有相当成分受盟友伙伴或地区国家牵制,未必符合美国的最大利益。对此,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很清醒,唯独涉及到中国问题就糊涂了。美国极力防范自己被卷入俄乌和巴以两场冲突,为维护自身利益无视盟友伙伴的呼吁,却在中国的周边不断“玩火”,随时响应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诉求,越来越深度介入和干预亚太地区内事务。而一些国家和地区则利用美国既要遏压中国、又要稳控局势的复杂心态,给中美关系人为制造新的麻烦并从中渔利,并影响着美国的对华决策。

第五是美国政治制度中的内在矛盾。美国政治花样繁多,白宫、部门、国会各有各的行事风格。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把留有回旋余地作为基本原则,一般不会把话说绝。行政部门不管总统如何表态,把撇清责任作为首要原则,行事风格僵硬。国会反映的是最真实的美国,在遏华、反华上往往坏话说尽、坏事做绝,给总统和行政部门制造很大压力。这“三套规则”相互掺杂、相互影响,导致美国的对外关系很不稳定、很不确定,经常会因为几件小事影响大局,并搅乱、打散美国的对外战略认知。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由“气球事件”所引发的连锁反应。

除了以上五个方面,诸如社会变迁等因素也在影响着美国的对华战略认知,其中有些新现象,但更多是美国政治中的顽瘴痼疾。要实现中美战略稳定,美国必须正视这些问题,推动对华战略设计和政策执行走上正途,确保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可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