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下行风险2022-04-28
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摩根士丹利前亚洲区主席
与金融市场根深蒂固的乐观情绪一样,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报告也声称96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有望实现完美的软着陆。对此至少有三大理由值得怀疑。
- 拜登政府对华贸易新战略框架日渐清晰2022-04-26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美国对华新贸易战略的实质是在寻求对话的同时保持对华施压态势,并将力量集中于与中国在核心领域谋求竞争甚至对抗。
- 全球发展倡议与“一带一路”协同增效2022-04-20
王义桅(Wang Yiwei)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
全球发展倡议和“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为全球提供的双方案,把促进共同发展置于突出位置,形成了新发力点和新结合点。
- 道德外交能否胜任美欧能源“去俄”2022-04-11
董汀(Dong Ting)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俄罗斯与全球能源市场的深度融合,是能源价值链中全体行为者长期复杂互动的结果。美欧能否摆脱俄罗斯的能源供给,除了计算替代供应量和观察运输基础设施布局,还要考虑诸多现实的因素。
- 中沙石油交易会加速“去美元化”吗?2022-03-29
贺文萍(He Wenping)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中阿在多领域扩大合作客观上拓展了使用人民币结算的空间和潜力。国际石油交易中的“美元霸权”虽被撬动,但并不会崩溃或终结。
- 如何看待中国今年5.5%的增长目标2022-03-24
徐洪才(Xu Hongcai) 中国欧美同学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目标充分考虑了中国潜在经济增速和此前两年平均增速,也意味着今年中央将加大政策力度,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 如何给经济车轮注入润滑油2022-02-28
大卫·兰普顿(David Lampton)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SAIS)教授兼中国研究项目主管
这个世界需要思考,怎样才能以一种富有成效的方式向前发展,而不是让全球/区域贸易体系朝更封闭、经济效率更低的方向演变,让体系中合作的动机越来越弱。
- 2021年第四季度中美经济增长态势解析2022-02-21
张永军(Zhang Yongju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
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力度减弱,加上奥密克戎的蔓延抑制了消费需求且扰乱了供应链,美国经济增长将受到明显影响。中国财政和货币政策仍有较大调整空间,2022年有望实现5%以上的经济增速。
- 《鱿鱼游戏》与中美追求共同富裕的竞争2022-02-18
李峥(Li Zhe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中国正在追求一种有别于西方的共同富裕路径,希望通过探索提出一种新的中国方案。该方案将与拜登政府提出的“重建更美好未来”形成竞争,并共同引导国际社会将关注点拉回到本国的民生发展问题上。
- 中国高速增长的历史使命与新增长周期的政策空间2022-02-17
王玉柱(Wang Yuzhu)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
在中国,高速增长已完成其历史使命,新发展阶段和新一轮增长周期需要匹配经济增长的结构改革,综合统筹群体公平、代际延续和气候包容等多方面问题。
- 拜登的“印太经济框架”并非自贸协定2022-02-16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印太经济框架”并非自由贸易协定框架,而是与美国现行的印太战略完全契合。美国想借此补足其“印太战略”缺乏经济支柱的短板。
- RCEP生效代表开放性区域主义的胜利2022-01-24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RCEP为全球开放性包容性合作、重振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但RCEP仍需在标准规则升级上作更进一步的努力。
- 奥密克戎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2022-01-19
厄尔•卡尔(Earl Carr) CJPA全球顾问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陆朋宇(Pengyu Lu) CEO办公室高级顾问兼全球研究分析师
古斯塔夫·安德森(Gustav Andersson) 高级全球研究分析师
新冠病毒变种奥密克戎的出现,对本已吃紧的全球供应链的恢复形成了冲击。
- 中国经济前景2022-01-19
刘遵义(Lawrence Lau) 香港中文大学蓝饶富暨蓝凯丽经济学讲座教授
未来是光明的,但中国必须保持经济开放。中国的年均实际增长率可能在6%左右。与此同时,理性将占上风,与美国的热战将得以避免。
- 全球油气永久性减产是否会提前到来2022-01-06
韩立群(Han Liqu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
油气行业面临多年未有的严峻局面,能源出口国、能源资本、油气生产企业对扩大投资生产越来越谨慎。全球化石能源消费峰值有可能提前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