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张茉楠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经贸“压舱石”能否继续助推中美关系

2024-03-04

经贸合作一直被视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在中美关系内外环境更趋复杂的背景下,这个“压舱石”能否在中美关系中继续发挥关键作用?

近年来,美国一直将中国作为战略竞争对手遏制打压,这不利于中美建设性经贸关系的推进。2018年起,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高额关税,征税对象从机械、电子、医药、汽车等高科技制造业扩大至化工、金属等原材料乃至服装、食品等终端消费品。执政三年来,拜登政府基本维持了特朗普政府时期对大约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的高额关税,同时随着中美科技战加剧,拜登政府又通过进口禁令、出口管制、产业补贴等非关税壁垒手段,推动“脱钩”和“去风险化”。这些做法给中美经贸关系带来不小冲击,主要表现在:

中美贸易规模出现大幅下降。2023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为6644.5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了11.6%。其中,中国对美出口5002.91亿美元,下降13.1%;自美进口1641.60亿美元,下降6.8%,对美贸易顺差3361亿美元,减少了16.8%,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则降至10多年来最低。

中美之间贸易相互依存度下降。2018-202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占比分别为 21.2%、18%、18.6%、17.8%、16.5%,2023年进一步降至14%左右,与 2018 年对华发动贸易战之前相比,到2023年下降了7个百分点。具体来看,与生产直接相关的资本品及其零部件(除交运设备)、工业用品降幅更大。

中美各自对外贸易都发生转移。近年来,美国对华半导体、液化天然气和煤炭出口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美国制造业“回流”以及供应链“近岸化”“友岸化”使得一些产品进口转向中国以外地区。同时中国也将部分外国商品采购从美国转向其他地区。2023年以来,中国对东盟、墨西哥等经济体的中间品、资本品出口增长较快,中国与东盟等新兴经济体产业链关系更加密切。这些情况表明,中美各自对外贸易都发生了转移,也说明关税虽然改变了中美双边贸易额,却并未显著改变两国在世界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2024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两国贸易在45年间增长了200多倍,双向投资存量超过2600亿美元。中美间经济和贸易深度交融,经贸关系基础依旧稳固,即使美国有意降低对华依赖,但两国之间的联系是无法切断的。中国依然是美国在消费以及工业生产领域十分重要的进口来源地,美国也依然是中国高端中间品的重要来源之一,中美仍互为对方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预计2024年,美国大部分行业即将进入补库存周期,消费电子、家具和建材、食品及农产品、纺织服装等商品进口需求或将扩大。同时,中国扩大内需战略、高水平开放深入推进也将进一步释放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力,这些都有利于中美经贸形势的改善。

近一时期,在中美领导人旧金山会晤的积极推动下,中美各领域各层级沟通互动更加频繁,前不久中美经济工作组还举行第三次会议,这些都对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回暖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当下,中美关系已经处在新的历史关口,合作是大势所趋,但也必须承认中美存在矛盾与分歧,关键在于怎么做。双方需要倾听彼此,共同寻求解决分歧的办法。中美需要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达成共识,更要把共识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首先,当务之急是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前总统特朗普近来宣称,若他再次当选,将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60%或更高的关税。果真如此,对中美经贸关系无疑是一场灾难。高额关税不仅严重影响双边经贸关系,也给两国商品竞争力造成伤害,希望美国政府能够倾听中美各界呼声,尊重世贸组织专家组裁决,尽快取消对华加征关税。

其次,超越大国竞争框架,构建新的中美竞合关系。历史反复证明,中美关系相互依存和互惠性是内生的,中美各自的成功对彼此都是机遇。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产业升级带动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高科技产品出口的增长。过去10年间,中国高技术中间品进口年均增速超过15%,中国市场已成为美国跨国公司推动全球创新的“沃土”。中美在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各有所长,加强科技合作合乎民意、顺应趋势。美国在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出口管制和投资限制,以及实体制裁,无助于其提升产业竞争力,反而会导致双输。

最后,共同承担大国责任,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世界的未来需要中美合作。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能源创新、多边贸易体系改革、应对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挑战领域,中美应该发挥领导力。同时,中美也应在全球经济治理和贸易治理方面合作,加强政策协调,共同塑造全球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