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关税
特朗普2.0的“唐罗主义”具有进攻性赵明昊
不应简单地用“收缩”去概括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外交政策。美国确实希望减少其维护国际秩序的负担,但在西半球事务上特朗普政府想要的是“扩张”。
布达佩斯峰会为何流产肖斌
布达佩斯峰会流产源于美欧战略分歧、俄罗斯的强硬立场与乌克兰现实诉求之间的矛盾。它暴露了和平倡议在地缘政治中的脆弱性,预示乌克兰战争可能长期化。
"确保相互经济毁灭"的虚与实克里斯托弗·A·麦克纳利
经过数月不断升级的关税和报复,中美两国达成脆弱的休战协议,并开始稳定双边贸易和技术关系。尽管芯片、稀土和农产品出口的紧张态势仍持续,但两国都认识到彼此的弱点,……
  • 美国仍致力于维护其全球主导地位,这一长期以来的雄心壮志已跨越华盛顿内部的党派界限。美国的安全理论、外交辞令和军事姿态都在继续塑造美国是世界不可或缺国家的形象,它的保护伞保障着欧洲、亚洲盟友的生存。然而表象之下,华盛顿战略野心与物质能力之间的差距正在扩大。

    鲍韶山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设计学院教授,Smart Trade Networks创始主席
  • 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是一次战略失败,重返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只会让美国在中亚陷入另一场代价高昂、造成分歧且容易失败的地缘经济战干预行动。

    戴利孟加拉国吉大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原院长、香港亚洲研究中心副主任
  • 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9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在论坛开幕日主题为“大国关系走向”的分组讨论结束后,达巍教授向中美聚焦北京编辑部详细阐述了特朗普再次执政240多天以来的对华政策演变、执政团队的风格以及印太战略走向。达巍教授认为,短期内,中美关系的基调仍是寻求稳定为主。特朗普政府寻求在韩国APEC峰会期间与中方会晤,最有可能的成果是关税下调与双方重建交往机制。另外,受国内政治和全球战略的影响,特朗普2.0时期的印太战略有空心化的趋向。

    达巍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学系教授
  • 关税政策作为核心举措,与通胀走势、财政收支以及制造业回流目标紧密相连,成为评判特朗普经济政策成败的关键。

    马雪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主编推荐
“九三”阅兵及天津上合峰会在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引起心理震荡,围绕中国战略崛起和“大陆联盟”的讨论继续深化,事实上已经按下激发各方加紧进行战略调整的“快进键”,正式掀开了二战后特别是冷战后国际秩序变革重组的新篇章。

安刚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
  • 经济金融
    美债与美元走势的“异象”既是全球对“信用美元”或“债务美元”模式再评估的结果,也是对美国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再评估的结果。如果美国不能恢复财政健康,那么美元霸权的转折时刻很有可能会到来。

    韩立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 军事安全
    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沙拉的热烈态度,证明它们正以狭隘的地缘政治逻辑取代“9·11”后国际社会达成的反恐合作共识。这种投机主义的选择性反恐立场不仅是巨大的历史性倒退,还将带来极为深远的消极后果。

    王震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 经济金融
    在特朗普的认知维度内,金砖国家等同于“反美同盟”,金砖国家“去美元化”更是特朗普无法容忍踩踏的红线。在此背景下,金砖货币的诞生进程将漫长且充满荆棘。

    王友明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 外交策略
    从针对全球、不分敌友的“解放日”关税战,到以稀土换军援、以赴美投资换解除制裁等赤裸裸的交易主义倾向,再到通过胁迫甚至威胁动武来重新划定领土边界,如此种种,似乎正将美国外交政策的既有特征和运行模式付之一炬。

    李岩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办公室(高端智库办公室)主任、研究员
  • 军事安全
    在美国中东战略收缩的大背景下,美国既不想大规模投入,又想保持影响力,这就需要有高超的外交平衡术,而这恰恰是特朗普最缺乏的。

    牛新春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教授
  • 经济金融
    中国宣布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是一次高度策略性的政策宣示。它既是为应对外部压力与推动世贸组织改革作出的战略性让步,也是配合国内高质量发展与对外开放的一次制度性调整。

    张茉楠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 外交策略
    在即将到来的自民党选举中,无论谁成为领袖,都将决定日本未来是建设性地参与地区事务,还是进一步加剧对抗态势。

    周生升东北亚研究中心和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员
  • 军事安全
    “东方哨兵”系统是北约技术与战略的一次重要展示,也是美俄在欧洲安全博弈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它的出现不仅标志着欧洲安全秩序进入新一轮重塑的关键转折点,也无疑加剧了乌克兰危机的复杂性。

    肖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