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关税 脱钩
  • 安刚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

新的战略篇章已经掀开

2025-09-25

“九三”阅兵总结会已经召开。与传扬盛典经验、用好其激发的强大正能量同等重要的,是准备好迎接它所带来的战略影响。

这场盛大阅兵及天津上合峰会在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引起心理震荡,围绕中国战略崛起和“大陆联盟”的讨论继续深化,事实上已经按下激发各方加紧进行战略调整的“快进键”,正式掀开了二战后特别是冷战后国际秩序变革重组的新篇章。

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强大军力及其背后的动员力和组织性,提示美西方中国正以空前速度实现全方位、系统性的赶超,如外媒所评“军力平衡正以不可逆的方式发生扭转”。过去,美西方对涉及中国的“军力平衡”讨论主要针对“台海两岸之间”这个空间维度,而今正式放大到中美之间,乃至中国与整个美国领导的联盟体系之间。

特朗普承认自己不仅看了这场“漂亮的”阅兵,而且充分接收到其所释放的信号。他立即指示五角大楼“重建美国的威慑力”。门头已从“国防部长”改换为“战争部长”的赫格塞斯及美国战略界一边以“美国仍有优势”“中国展示的装备绝大多数未经实战检验”聊以自慰,一边许愿强大军力不应转换为非和平的实际应用。他们大概率心知肚明,美国若要“重建威慑”,必先重整衰败的供应链,而仅稀土一项就需五到十年时间,中国足以利用这段时间在芯片、装备、外空等关键领域完成新的转身。

当美西方充分自信的威慑力以“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方式发生垮塌,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景更加清晰可见。这早已不再是该不该、会不会解决的问题,而是何时以何方式解决的问题。赖清德当局异常低调地应对“九三”阅兵,反而凸显其内心明确感知“台独”大势已去的慌乱。不存在只作摆设的战略威慑,当这种威慑达到特定临界值,和平统一的具体议程将摆上台面。对美国来说,台湾失去战略工具意义的一天日益迫近,其对台政策赖以维系的战略模糊终会被迫走向清晰。

任何尖端武器的性能及其背后的联指联调联动能力,都只有在实战中才能得到真正检验。某些国家为探虚实,有更多动机在中国紧邻地区通过其代理力量制造一定烈度的变乱、摩擦甚至冲突,逼迫中国直接下场,从而使中国周边安全的风险系数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美国极有可能断定中国已获得几可与美俄比肩的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将向中国施加更大的核裁军、核安全压力。未来美俄关系重启必以恢复核裁军成果为优先议题之一,两国在将中国引入多边谈判的问题上存在利益交集。

中俄朝三国最高领导人在北京的外交舞台上实现“历史性同框”,走出顾虑强化了各自和共同意志的表达,把战略博弈场上的一些暗牌亮明。中国进一步明确了与部分全球南方国家携手反霸,以合作安全对冲战略围堵、制衡集体安全的战略导向,丰富了对美政策中的“斗争”叙事。普京进一步改善了由乌克兰危机导致的国际困局,告诉特朗普他不会走向战略失败,俄罗斯仍耐心等待着美国在欧乌之间的协调结果。金正恩在中国引导下首次登上多边外交舞台,对这种活动形式所能提供的战略沟通、信息交流、姿态展示机会一定感受颇深,其为朝鲜争取安全感的思维有望跳出对朝美关系的过度拘泥,把朝鲜式社会主义建设引上开阔地带。

特朗普的财金团队正加紧与中方磋商,为困住两国关系的关税和TIKTOK问题寻找出路,一切都走在达成“终极妥协”的路上。特朗普政府也在加紧规划新版美国国防战略和对华政策,目前传出的消息是,前者有可能体现美国从全球进行战略收缩并向专注于维护国内安全和西半球霸权的转变,后者的重心将从遏阻、制衡中国和全力准备一场正面冲突转向寻求“与中国和平共存”。不管怎样,无论美国愿不愿意对中国平等相待,中国已强大到不可遏制这一点是其不得不接受的现实,必将在美国的战略调整中得到反映。TIKTOK案提供了时代隐喻:算法无法剥离,最终解决办法只能是一个美中在其中共享利润和监管权的股权架构。当各项悬案基本落地,特朗普将踏上前往东方的旅程,身体力行演绎美式“和平共存”的奥义,与中方共同开启中美关系的又一个新时代。

特朗普在乌克兰问题上左突右击、翻云覆雨,真正着眼点绝非“缔造和平”,而是重启美俄关系,背后是矿能利益集团、对华极端鹰派、“战略东移”推动者、政治和宗教保守力量在共同驱动,也掺杂着特朗普本人攫取诺贝尔和平奖的私心。普京看穿这一点,利用特朗普,延长和扩大在乌战术优势,杜绝战略崩盘的可能性。泽连斯基政府则会同欧洲竭力顶住压力,拉长战局,以拖促变。乌克兰战争已经打成一场相互消耗战,近期举行“普泽会”希望渺茫,远期也不存在赢家。特朗普似正失去调停耐心,有意放任危机按其自有规律发展演变。这也意味着美俄关系重启一时无法找到抓手,客观上将对俄坚定不移推进“东向战略”、抓紧时间重整原苏联空间秩序产生触动作用。

金正恩在北京与韩国议长禹元植的握手自然而礼貌,却仅只言片语,没有相互传递任何实质信息。似可从中意会,朝鲜的眼睛是越过韩国直盯美国的,李在明政府对重启南北关系也不抱短期指望。未来朝鲜半岛局势发生根本性改观的“棋眼”还是在朝美之间,特朗普政府当会思忖,是否应放弃重启半岛无核化进程这一前提条件,在中期选举前恢复朝美高层对话,以收获一些在上个任期内就已积累起一定基础的外交成果。果如此,半岛局势改观有可能在乌克兰危机得到阶段性解决之前发生,对中国战略利益的影响必然非常直接,中国所能抓住的机会自然也不会少。

“九三”阅兵次日,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喊话,要中国领导人给一同“谋划针对美国事宜”的俄朝领导人“带个好”。这种“撒娇卖萌”式的非正式姿态对中俄朝加强战略互动起不到任何吓阻作用。一个事实是,并不存在所谓“中俄朝联盟”,因为结成这样的联盟并不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独立自主的中国不会允许自己的对外政策因与任何一方过度绑定而失去辗转腾挪空间。中方已明确表态:中国发展同任何国家的外交关系始终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原则,从不搞“小圈子”,也反对任何形式的集团政治。

过去数年在本地区拉帮结伙、拼凑联盟、进行阵营化操作的是美国,在其眼中,国家间实力对比的变化必然导致国际间权力转移,美国要千方百计避免全球主导权旁落。中国虽不接受西方战略学说的话术与导向,但作为全球首要新兴大国,面对霸权退却过程中必然出现且不断加剧的全球失序,不可避免地要日趋深入地参与到全球治理进程中去,从局部到整体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大国责任和担当。这是个极其艰巨、极富挑战的过程,对长期专注于国内发展变革的中国来说意味着大量新情况、新课题、新使命。

习近平主席在天津上合峰会上提出全球治理倡议,续接过去两年陆续提出的全球安全、发展、文明倡议,完善中国旨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系统性主张。他在“九三”阅兵总结会上进一步释放的核心信息是,中国必须把握历史主动,向世界表明自己是战后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展示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中国需要认识到,从现在起,她在不同领域对遏制封限措施的破局突围、对周边乃至全球挑战的妥善应对、对时代变革所赋予的每一个机会的成功把握,都是在给世界“打样”,所强化的不仅仅是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也是密切关注中国实践、期待大小霸权受到制衡的国家的信念与抉择。一个更加强大且自信的中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和行动塑造国际秩序走向,才是全球变局这部“宏篇巨制”新战略篇章中最具新意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