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能从COVID-19危机中学到什么?2020-05-01
傅莹(Fu Ying) 外交部前副部长,清华大学国际安全与战略研究中心创始主席
农历清明是中国人为追思逝去亲人而扫墓的日子,2020年的这一天落在4月4日,也被定为全国哀悼日,以纪念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罹难者。人们沉浸在哀伤中,缅怀没能等来这个春天的人,思考能从灾难中学到什么。
疫情过后我们将面对一个不同的世界和中国2020-04-30
张燕生(Zhang Yansheng)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
疫情的全球性影响将引发国际格局、世界秩序、全球供应链以及中国经济贸易和产业布局的改变。
当代“庚子赔款”乃春秋大梦2020-04-29
贺文萍(He Wenping)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密苏里州的所谓“起诉”和向中国索赔,完全是想分散美国民众对政府抗疫无力的注意。
新冠疫情后的国际秩序2020-04-29
罗伯特·马利(Robert Malley) 国际危机组织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新冠疫情似乎使进一步协调国际政策的主张更有说服力。但危机往往强化并加速已有的趋势,当下反全球化的本土主义可能会愈演愈烈。
蓬佩奥抹黑中国不合逻辑2020-04-29
沈丁立(Shen Dingli)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
蓬佩奥可以不相信中国政府公布的疫情信息,但不能把对中国的指责建立在个人假想之上。
新冠疫情与“修昔底德陷阱”2020-04-28
余永定(Yu Yongding)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前会长
凯文·P·盖勒格(Kevin P. Gallagher) 波士顿大学弗雷德里克·帕迪全球研究学院全球发展政策教授
击败新冠病毒的共同利益要远远超过中美之间的分歧。新冠危机为中美两国提供了一个走出“修昔底德陷阱”的方法。
应对危机唯有合作2020-04-27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CISS)(Tsinghua University’s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nd Strategy)
2020年3月28-29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CISS)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了“新冠疫情与中美合作视频研讨会”,CISS学术委员、研究员、特邀嘉宾11……
疫情冲击下的欧洲及中欧关系2020-04-24
冯仲平(Feng Zhongping)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
新冠疫情暴露了欧盟治理体系的结构性缺陷。此外,人们关于疫情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讨论结果将不可避免地影响疫情后的中欧关系。
中美关系需要重回现实主义2020-04-22
朱锋(Zhu Feng)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美国对华政策发生巨大变化的本质不是重回“国家中心主义”的大国战略竞争,而是美方对中国政治体制、中国领导人和中国转型的评估和处理方式完全背离了30多年间两国政府和政治精英磨合出的现实主义传统。
- 新冠疫情对国际政治的影响2020-04-22
陈小工(Chen Xiaogong)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新冠疫情对人类社会是一次巨大冲击,其对全球经济及社会生活的影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中美关系何去何从将对疫情后的全球变局产生重大影响。
疫情与政治影响2020-04-21
曹赞文(Don M. Tow) 二战亚洲史实维护会新泽西分会会长
新型疫情已经改变了世界。鉴于特朗普总统的态度与行为,疫情对美国造成的影响或许最大。本文简要总结了近几个月的事态发展,并探讨了疫情在美国的政治影响。
美国对华政策面临艰难选择2020-04-21
顾屏山(George Koo) 新美国媒体董事
对抗是行不通的,世界上最大两个经济体应该携起手来合作。
大疫当前,合作是中美的唯一正确选择2020-04-20
郑贵初(Zheng Guichu) 国际时事观察员
近来,美国战略界要求中美合作的声音在上升。近百名美前政要和学者呼吁,病毒跨越国界与国籍,没有美中合作,抗击病毒不会成功。美国联邦政府、地方和企业纷纷向中国提出医疗物资采购请求。
中美应搁置争议共同引领全球抗疫合作2020-04-20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CISS)(Tsinghua University’s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nd Strategy)
2020年3月28-29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CISS)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了“新冠疫情与中美合作视频研讨会”。会议邀请了中方11位、美方18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
- 新冠疫情:中美合作发展亚洲正逢其时2020-04-20
理查德·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宾理工大学地缘政治讲席教授
当世界各国遭受迅速扩散的健康危机侵袭之时,有一件事再清楚不过了:中美及亚洲地区的合作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