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在外交政策中为什么重要?2020-01-15
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学教授
说所有国家都在按照国家利益行事,这等于废话,至少没有多大意义。重要的问题在于领导者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定义和追求国家利益。
- 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之后是什么?2020-01-13
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学教授
虽然中美之间达成部分贸易协议,但很少人相信双方将全面休战。展望2020年,两国应重点管理相互依存以及“智慧竞争”,而不是被夸大的恐惧所消耗。
- 2020年文在寅的南北政策会失控吗?2020-01-13
岳立(Yue Li) 盘古智库东北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上任之初曾信心满满的文在寅总统,难以调和朝鲜与美国在去核路径上的巨大分歧,时至今日,面对双方日益尖锐的争吵似乎一时失去了方向。
- 特朗普送给中国的礼物2020-01-13
裴敏欣(Minxin Pei) 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教授
特朗普下令暗杀苏莱曼尼的决定只对习近平有益。毕竟,正如“911”事件那样,美伊紧张局势的升级分散了美国对中国的注意力。
- 2019年中俄关系的新动向2020-01-10
俞邃(Yu Sui) 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
中俄关系在深化发展,与中美关系的波折形成巨大反差。其实中国对待俄罗斯和对待美国的态度是相同的,都希望和平相处,保持合作,实行互惠。
- 对中美关系不必太悲观2020-01-10
陶文钊(Tao Wenzhao)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当前,中国国际关系学界的不少学者认为,美国国内已经形成对华政策共识。这种共识跨党派、跨界别(从政界、商界到学界),特朗普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等系列报告和彭斯……
- 中美需要“良性竞争”2020-01-10
吴正龙(Wu Zhenglo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谈判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实践。总结并归纳良性竞争的原则和规范对未来处理中美关系十分重要。
- 寻求中美“体制共存”之道2020-01-08
赵明昊(Zhao Minghao)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国论坛特约专家
以非黑即白的两分法观点看待中美体制的差异具有误导性,以一种静态视角看待中国发展模式也是不明智的。中美两国在“深度融合”和“脱钩”之间还存在第三条出路。
- 2020年中美关系仍将困难重重2020-01-07
沈大伟(David Shambaugh) 乔治·华盛顿大学艾略特国际事务学院席格尔亚洲研究中心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教授,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杰出客座研究员
随着2019年底的到来,在经历相互指摘、伤痕累累的又一年后,中美关系有了短暂的喘息。许多分析人士认为这只是暂时的缓解,预计2020年还会有更多的起伏与争执。
- 中俄关系未来将通向何处?2020-01-07
黄仁伟(Huang Renwei)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中俄在经济领域的合作越来越深入全面,同时在国际秩序问题上力求维护稳定反对单边主义,这就是中俄关系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 当前中国对美政策的若干原则刍议2020-01-03
郑羽(Zheng Yu) 同济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中国的对美政策处于再选向的十字路口。和平崛起的国家发展道路选择不仅决定了中国将不以战争手段解决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而且还决定了不以硬性对抗的方式解决矛盾。
- 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的挑战2019-12-17
傅莹(Fu Ying)
不论中国还是美国都不可能垄断世界的技术进步。如果两国采取互补的态度,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景会更加光明;但如果不再合作,双方都将遭受损失,人工智能的总体发展也会付出代价。
- 新技术包裹下的中美竞争:未来已来,合作未至2019-12-17
安刚(An Gang)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如中美选择技术争霸,极力打造技术和资源壁垒,在相互隔绝的状态中各行其是,那么两国各自新技术的发展都会降速,人类对技术失去控制的风险则明显上升。
- 特朗普政府比中国更需要一份贸易协议2019-12-13
本•雷诺兹(Ben Reynolds) 纽约作家及外交政策分析师
要智取特朗普政府,帮助重建中国希望的贸易体制,中国政府只需问问自己,到底是谁更应担心2020年的动荡。
- 中国将如何应对中美博弈2019-12-12
王鸿刚(Wang Hongga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兼美国所所长
如何看待和应对中美博弈,是摆在中国面前的一道紧迫而重大的现实命题,最终将决定中国能否实现自己的大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