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张云 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

日本首相辞职与新时代中日关系

2020-09-04
Abe.jpg

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因健康原因辞去首相职务。2012年底再度执政的安倍连续七年担任首相,为日本内政外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稳定期。在他任内,中日关系走出低谷,回到正常轨道,而且近年回暖势头明显。2019年6月,习近平主席出席大阪G20峰会到访日本,这是中国领导人时隔九年首次踏上日本国土。12月,安倍晋三首相参加中日韩峰会到访北京。中日双方还达成原则共识,中国领导人将于2020年春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今年初疫情发生后,中日两国在共同抗疫中守望相助也一时成为佳话。但之后,中日关系改善的势头似乎减弱,例如出现日本企业撤资报道,中国领导人的国事访问延期,双方在领土、海洋的老问题也时有反复。在中美关系持续紧张背景下,中日关系会不会也趋向不稳定?日本对华战略和政策是否会大调整?这些疑问也在不断增多。此次安倍首相突然辞职,更引发人们对今后中日关系走向的担忧。

笔者认为,对于日本的对华认知,需要从战略高度全面平衡地看待,特别是要从日本对国际关系的全局战略思考视角去了解,才能看清本质,才能不为一时一事所扰。而如何认知日本对“中日关系新时代”的定义,可以成为这种思考的切入点。

首先,2019年中日关系最大亮点,是两国首脑在大阪和北京两次会晤中共同提到“中日关系新时代”,这是近年中日关系中少有的。日本理解的“新时代”是什么?笔者认为,这不仅仅是指中日关系,更是日本对国际关系整体格局的判断进入一个新阶段的表现。日本理解的新时代除了中国崛起外,更重要的是美国一定程度的战略脱身及与东亚地区交往方式的改变。长期以来以日美同盟为纲的日本国际战略,由此面临“战略自主空间”扩大的机遇和挑战。这种战略空间的扩大,意味着日本要在战略上直接面对中国,而不能像以往那样依赖美国协调中日关系。这对日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事情。这种机遇和挑战共存的战略远景,是日本要开创日中新时代的最根本动力。

第二,与这种日中新时代论相配套,日本对华战略思维和政策工具箱也面临重组问题。战后,日本对华外交在战略上基本服从于日美同盟,换言之,其对华政策工具箱中的主要部分是如何通过深化日美关系来间接管控中日关系。然而,原有工具箱显然对处理新时代中日关系是不够用的,而新的工具尚未发展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目前日本政治精英对如何处理新时代中日关系在认识上存在模糊、缺乏连贯性和意见分裂的情况,稳定的共识未完全形成。笔者认为,尽管鹰派声音似乎很大,但作为不能搬走的邻国,实施单纯对抗性的对华政策也很难成为日本的主流认知。既然日本的战略自主空间扩大,那么日本对华战略思考也就不会局限于日美同盟这个单一工具。日本已经与长期是亚洲老大的中国共存2000年,有同中国打交道的丰富经验,这些历史积累有些可能成为新工具箱的内容。尽管日美同盟的逻辑和动态还会继续影响中日关系,但以前那种绝对性的影响将逐渐减小。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对华外交工具箱的新内容很可能是在中日新的战略互动进程中创造出来。

第三,从2014年开始,安倍首相为稳定和发展中日关系切实投入了政治资源,这是安倍内阁因为长期执政从而能从战略上思考中日关系的结果。尽管安倍突然辞职,但考虑到他退任后仍有影响力,日本上述战略思考和政治资源投入的积极惯性值得重视。例如,安倍首相执政以来全面开放日本旅游,这不仅是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决策,而且是日本通过自主开放融入东亚地区一体化的战略努力。每年800万中国游客访日,对改善中国民众对日本的认知起了很大作用,事实上也为东北亚地区融合奠定了一定的社会基础。再如,近期美澳加新英五国外长就涉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日本没有参与。尽管美国的欧洲盟友德法也没有参加,但考虑到德法有欧盟作挡箭牌,而日本是单独面对美国压力,这表明,日本对华战略思考中的自主成分在增加。

诚然,中日之间的老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各种挑战依然存在,安倍首相的辞职也会带来各种不确定性。但全球战略格局面临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为中日真正从战略上主动认知对方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新时代中日关系的机遇大于挑战。中日关系长期稳定的根源是对这种机遇的信念,而积极寻找中日关系本身的内生动能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