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龙象共舞的中印关系2020-07-10
张云(Zhang Yun) 南京大学教授
一方面要正视边界问题给中印关系带来不的确定性,努力寻找创造性的解决办法,一方面要坚定信心,相信中印发展稳定战略关系的基本诉求不是在减少,而是在增加。
对话交流 多多益善2020-07-09
中美聚焦(China-US Focus) 中美交流基金会
“太平洋对话”是一种新的方式,是用虚拟手段让太平洋两岸的思想领袖坐在一起,在这个艰难时刻继续进行坦率而直接的对话。由于新冠疫情仍在分裂着国际社会,人们对中美两国走向危险对抗的担忧日益加剧。以下是“太平洋对话”第二部分的重点内容,对话双方是中国资深外交官何亚非大使和美国著名中国问题学者大卫·兰普顿教授。对话于2020年6月25日进行,由中美聚集特约编辑周柳建成主持。观看完整版请前往www.chinausfocus.com/video。
自由主义国际秩序之后2020-07-09
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学教授
如果乔·拜登在11月击败唐纳德·特朗普,他将面临的问题不是要不要恢复自由主义国际秩序,而是美国能否与核心盟友合作,推动民主和人权,同时与更多的国家合作管理基于规则的国际机构,以应对跨国威胁。
必须保护中美两国的安全2020-07-08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在贸易战和全球疫情背景下,美国和中国承受不起战争。双方通过对话更好地了解彼此的利益与关切,才符合两国和美国盟友的最大利益。
中美应就朝鲜危机采取新行动2020-07-08
理查德·魏茨(Richard Weitz) 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中美关系恶化的一个代价,就是助长了朝鲜在半岛和平进程中的不妥协态度。如果中美想避免重蹈朝鲜战争覆辙,两国就都应该采取敦促朝鲜遵守规矩的政策。
全球化与管理合作性竞争2020-07-06
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学教授
尽管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称之为新冷战却是一种误导。双方都应当寻找必要的“底部”和“安全网”,以建立起最适用于美中合作性竞争的框架。
美国的混乱2020-07-06
沈联涛(Andrew Sheng) 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肖耿(Xiao Geng)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
长期以来两党自命的美国例外主义、对国内担忧的加剧、政策缺乏明确性,这些都表明,即便特朗普在11月的大选中落败,世界所需要的由美国主导的合作也不会很快出现。而特朗普再执政四年肯定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美国对华反制让日本懊悔了吗?2020-07-06
乔里奥·普格列瑟(Giulio Pugliese) 伦敦国王学院讲师
安倍政府欢迎并推动美国反思其对华政策,然而新冠疫情和2020年的总统大选加快并加深了华盛顿对中国的反制。夹在两个大国之间的日本将如何自我定位?
夏威夷会谈:摸索妥协的底线与空间2020-07-03
卢西奥·布兰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宾亚太协进会研究员
虽然蓬佩奥与杨洁篪的会谈在日益升级的大国冲突背景下是一个令人欢迎的缓和迹象,但这次会谈似乎只是给双方提供一个机会,摸索对方在两国诸多 存在分歧领域的底线。
- 新冠疫情推动全球化低潮2020-07-02
吴正龙(Wu Zhenglo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影响深重,虽不会终结全球化,但将助推全球化低潮。
中非团结抗疫峰会传递的信息2020-07-02
贺文萍(He Wenping)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中非特别峰会向国际社会传递了支持和践行多边主义、加强团结携手抗疫的重要信息。
为中美竞争重拾冷战工具2020-07-02
沈大伟(David Shambaugh) 乔治·华盛顿大学艾略特国际事务学院席格尔亚洲研究中心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教授,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杰出客座研究员
美国和中国已处在冷战2.0中,但为避免中美关系螺旋式失控,第一次冷战中的许多有益教训必须予以重视。
新冠疫情后的中美关系2020-06-29
傅莹(Fu Ying) 外交部前副部长,清华大学国际安全与战略研究中心创始主席
中美两国之间的紧张态势主要是由美方主动推动的,未来中美是否会陷入零和对抗抑或实现“竞合”关系,关键要看两国能否客观判断对方的实力与意图,能否找到彼此目标相容的空间。
- 中国外交需要在稳定地区秩序上发力2020-06-25
肖斌(Xiao Bin)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政治学博士
在当前国际关系中,中国的生存空间压力巨大。中国需要把外交重心投放到地区层面,尤其是稳定好核心生存空间的秩序。
- 大流行过后中国的三种未来2020-06-25
卢西奥·布兰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宾亚太协进会研究员
对于正在重新评估国内国际目标的中国来说,疫情过后它或许将走向三个方向。无论它选择哪个方向,影响都将超出其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