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需要“良性竞争”2020-01-10
吴正龙(Wu Zhenglo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谈判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实践。总结并归纳良性竞争的原则和规范对未来处理中美关系十分重要。
- 寻求中美“体制共存”之道2020-01-08
赵明昊(Zhao Minghao)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国论坛特约专家
以非黑即白的两分法观点看待中美体制的差异具有误导性,以一种静态视角看待中国发展模式也是不明智的。中美两国在“深度融合”和“脱钩”之间还存在第三条出路。
- 2020年中美关系仍将困难重重2020-01-07
沈大伟(David Shambaugh) 乔治·华盛顿大学艾略特国际事务学院席格尔亚洲研究中心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教授,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杰出客座研究员
随着2019年底的到来,在经历相互指摘、伤痕累累的又一年后,中美关系有了短暂的喘息。许多分析人士认为这只是暂时的缓解,预计2020年还会有更多的起伏与争执。
- 中俄关系未来将通向何处?2020-01-07
黄仁伟(Huang Renwei)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中俄在经济领域的合作越来越深入全面,同时在国际秩序问题上力求维护稳定反对单边主义,这就是中俄关系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 当前中国对美政策的若干原则刍议2020-01-03
郑羽(Zheng Yu) 同济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中国的对美政策处于再选向的十字路口。和平崛起的国家发展道路选择不仅决定了中国将不以战争手段解决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而且还决定了不以硬性对抗的方式解决矛盾。
- 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的挑战2019-12-17
傅莹(Fu Ying)
不论中国还是美国都不可能垄断世界的技术进步。如果两国采取互补的态度,人工智能技术的前景会更加光明;但如果不再合作,双方都将遭受损失,人工智能的总体发展也会付出代价。
- 新技术包裹下的中美竞争:未来已来,合作未至2019-12-17
安刚(An Gang)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邀专家
如中美选择技术争霸,极力打造技术和资源壁垒,在相互隔绝的状态中各行其是,那么两国各自新技术的发展都会降速,人类对技术失去控制的风险则明显上升。
- 特朗普政府比中国更需要一份贸易协议2019-12-13
本•雷诺兹(Ben Reynolds) 纽约作家及外交政策分析师
要智取特朗普政府,帮助重建中国希望的贸易体制,中国政府只需问问自己,到底是谁更应担心2020年的动荡。
- 中国将如何应对中美博弈2019-12-12
王鸿刚(Wang Hongga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兼美国所所长
如何看待和应对中美博弈,是摆在中国面前的一道紧迫而重大的现实命题,最终将决定中国能否实现自己的大战略。
- 中美脱钩:是否可行?是否可取?2019-12-10
沈大伟(David Shambaugh) 乔治·华盛顿大学艾略特国际事务学院席格尔亚洲研究中心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教授,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杰出客座研究员
随着中美贸易紧张加剧,“脱钩”想必已广为人知。它以不同的速度出现在诸多领域,并且带来罕见的后果。
- 脱钩对美国来说并非易事2019-12-10
裴敏欣(Minxin Pei) 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教授
美国的盟友都不愿意支持与中国彻底脱钩的激烈举措。
- 美国购买格陵兰岛事件余波未平2019-12-05
陈子楠(Chen Zin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海洋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
美国北极战略已由政策制定阶段进入具体实施阶段,目标是全面提升与北极国家外交和安全协作水平,进而遏制竞争对手的区域影响力。
- 中国对美战略假设是否仍然可以成立?2019-12-04
达巍(Da Wei)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学系教授
作为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领导国家,美国的言行如果让越来越多的国家得出结论,即我在这个体系内永远无法真正地实现发展和超越,那么这一体系必然会分崩离析。
- 中美关系是否仍然“要好起来才行”?2019-12-04
达巍(Da Wei)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学系教授
今天中美两国的国内发展战略,对一个合作性的中美关系的需求已经不像40年前或者30年前那样强烈。我们现在遇到的不是两国的外交问题,而是国内发展战略的选择问题。
- 美国在南海的小动作难撼区域稳定大局2019-12-04
陈子楠(Chen Zin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海洋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
美军行动目的是打断南海局势的降温趋稳进程,挑动周边国家对华关系,“忽悠”东盟国家响应美国印太战略。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最终要靠域内国家,南海地区长治久安的最大受益者也必然是域内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