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博弈催化中国周边外交变局2022-06-30
赵明昊(Zhao Minghao)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国论坛特约专家
在美国持续推进“印太战略”的背景下,中国的周边外交面临很多新的挑战,需要从更加宏阔、长远的视角加以审视,更加精巧地把控中美博弈与周边外交这两者之间的互动,更加深入地体认周边国家的焦虑、关切和需求。
- 俄乌冲突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2022-06-19
黄靖(Huang Jing) 上海外国语大学特聘学院教授
俄乌冲突的爆发使中国面临两难,中国坚持以“和平解决”为目的的“有原则的中立”。中美双方最严峻的挑战都来自国内。美国政治的高度不确定性是阻碍中美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
- 俄乌冲突加快国际经济秩序调整进程2022-06-16
余翔(Yu Xiang)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俄乌冲突的爆发为百年变局添加了新的时代注脚。叠加世纪疫情,俄乌冲突加速了国际经济秩序从以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向多边平行体系并存的全球化演进。
- 俄乌冲突对国际核军控和裁军的影响2022-06-16
吴莼思(Wu Chunsi)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
俄乌冲突再次对管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敲响警钟。国际社会应积极行动,改变一段时间以来在国际核军控和裁军方面的消极、无为状态,充分运用好现有的各种机制和平台,重新激发有利于核军控和裁军的内生动力。
- 中欧能否共克时艰增进合作?2022-06-16
崔洪建(Cui Hongjian)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
俄乌冲突对中欧关系的影响及应对作为发生在欧洲地区但具有全球影响的地缘政治对抗,俄乌冲突对中欧关系产生重要且复杂影响。
-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块巨石2022-06-16
陈东晓(Chen Dongxiao)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
早在俄罗斯2022年2月24日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前的一年间,中美关系的互动模式已经发生了“范式转移”,华盛顿普遍认为中美关系进入战略博弈的“持久战”。
- 俄乌冲突不会改变中俄关系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独立价值2022-06-16
赵隆(Zhao Long) 研究员,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所所长助理
近年来,中俄关系已成为互信程度高、协作水平高、战略价值高的大国关系典范。俄乌冲突爆发后,如何看待中俄关系在外部环境受到的冲击,如何理解冲突对中俄关系内在逻辑的重塑能力,以及中俄关系未来发展的前景,成为判断俄乌冲突对大国博弈态势影响的重要参考。
- 跨越国际秩序的卢比孔河2022-06-16
达巍(Da Wei)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学系教授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下令在乌克兰东部展开“特别军事行动”。俄罗斯方面的军事进展显然并不顺利。在西方支持下,乌克兰的抵抗异常顽强。目前,战事……
- "印太经济框架"是美国的一项政治安排2022-06-10
汪婉(Wang Wan)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理事、经济学院特聘教授
美国"印太经济框架"的核心理念是与整个地区的国家和人民拥有共同愿景,但其核心目标却排除本地区拥有14亿人口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矛盾,这是该战略的致命缺陷。
- 乌克兰战争与国际秩序观的重构2022-06-08
肖斌(Xiao Bin)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政治学博士
国家在不得不面对恶性国际秩序时,不仅要善于与狼共舞,更要选择符合世界现代化文明的发展道路,努力创造不战而胜的机会。
- 解读布林肯对华政策讲话2022-06-08
李良东(Li Liangdong) 北京评论员,红鸟传媒创始人、总裁
布林肯讲话既是对拜登政府上台以来对华政策与行动的总结,也是在修葺辞藻后更成熟、更立体、更聪明、更具进攻性的行动纲领。但提供长远化解分歧与矛盾的方案,才是有远见和智慧的政治家所应承担的角色。
- 从布林肯演讲看美国对华政策之变2022-06-02
董春岭(Dong Chunli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
布林肯的演讲标志着拜登政府对华政策的定型。形成新冷战的基本要素均不同程度地体现在这篇演讲中。
- 拜登政府对华政策框架的演化与特点2022-06-02
陈积敏(Chen Jimin) 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拜登政府对华政策更注重基础性、持久性、系统性和危机管控,虽然与特朗普政府相比显得更加理性温和,但其政策实践与政策宣示之间的矛盾与差距也更为突出。
- 解读拜登访亚2022-05-31
沈丁立(Shen Dingli)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
拜登访亚的要点有三条。第一,分别拉拢韩日两国。第二,给印太战略增温。第三,择机再度宣示美军将“介入”对台湾的保卫。
- 从美国-东盟峰会看中美竞争共存之道2022-05-31
聂文娟(Nie Wenjuan)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
峰会提供的一个重要启示是,重经济竞争、轻意识形态、有限度的军事安全竞争有望成为未来中美在竞争中共存的一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