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吴正龙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通胀削减法案》让美欧同盟关系面临挑战

2022-12-15

8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通胀削减法案》,该法案将于明年1月生效。《通胀削减法案》引发欧洲盟国强烈不满,对美欧同盟关系构成严峻挑战。

该法案以削减通胀为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很难真正缓解美国当前的高通胀等经济困境。法案以在美国本土或北美地区生产和销售作为前提条件,向电动汽车、关键矿物、清洁能源及发电设施的生产和投资提供高额补贴,这不仅仅破坏美欧公平竞争的环境,也违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则。

该法案将大大降低欧盟输美上述产品的竞争力,为欧洲技术产品进入美国市场设置壁垒,直接伤害欧洲企业的利益。再者,在法案的补贴措施及当地能源成本下跌的共同推动下,欧洲企业不断“出走”美国,欧洲“去工业化”风险加剧。因此,《通胀削减法案》将直接动摇欧洲经济的根基。法国总统马克龙警告,该法案有可能“分裂西方世界”。

美国一再宣扬“盟友体系”是其全球霸权的最重要基础,自诩为“世界领导”,经常将对盟友的“承诺”挂在嘴边,但这套说辞只是美国忽悠盟友的词令而已。在美国的逻辑里,为了本国利益可以肆意损害盟友的利益。所谓“盟友体系”只是为自身利益服务的工具,合则用不合则弃。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拜登政府上台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复受特朗普伤害的美欧同盟关系。然而,当事关美国利益时,美国“该出手时就出手”,把盟国利益抛到九霄云外。从美国丢下盟友撤离阿富汗,到美国撬走法国为澳大利亚建造常规潜艇大单,澳大利亚转而与美英合作建造核动力潜艇,再到美国大发乌克兰战争财,在出售天然气上欧洲人支付的价格几乎是美国人的“三到四倍”。桩桩件件无不说明在美国字典里,没有朋友,只有利益。

如果上述“美国优先”例子只涉及个别国家或局部领域,那么《通胀削减法案》可谓升级版的“美国优先”,给欧洲带来的危害是全局性和普遍性的。这也是为什么欧洲各层级官员严厉批评和质疑该法案。欧盟和法德领导人表示要对法案采取报复措施。欧盟贸易部长要求美国重视欧盟在补贴问题上的严重关切,停止歧视欧洲企业的做法。马克龙与多家欧洲企业高管聚餐,请求他们留在欧洲。

欧盟虽然对《通胀削减法案》作出强硬回应,但可供选择的政策措施十分有限。欧盟要求美国修改该法案,大幅度削减补贴措施,但法案木已成舟,美国不可能迫于外部压力而修改国内立法。至于诉诸WTO仲裁,由于美国作梗,WTO上诉法庭已停摆多年,即使欧洲递上“状子”也面临一个“拖”字。在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产品进入美国市场问题上,欧盟要求享有与加拿大和墨西哥同等待遇,但一旦这个口子开了,美国其他盟国韩日怎么办?余下的就只有通过“购买欧洲法案”和以欧洲补贴回应美国补贴,双方展开补贴竞赛,而欧盟内部对这两种建议也有不同看法。总之,欧盟对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言辞激烈,但采取的应对措施并不明朗。

然而,留给欧洲的时间不多了。为解决这个问题,美欧11月专门成立联合工作组,开了几次会,但都没有取得进展。马克龙访美就此事与拜登交涉。拜登表示,美国将对法案做出一些调整,但之后白宫发言人又否认,称无计划推动国会修改法案。可见在利益面前,美国绝不会退让。经历此事后,欧洲应该清醒了,放弃幻想,直面现实。

美欧围绕《通胀削减法案》展开的博弈折射跨大西洋同盟关系的新特点。

首先,当今世界正经历深刻和长期变革。美国和欧洲盟国虽是盟友,但美国利益高于一切。双方利益之争或将成为定义未来同盟关系的重要因素。要确保“地缘政治独立”和行动自由,欧洲盟国唯有坚持独立的外交政策,不选边站队,不做任何大国的附庸,舍此别无他途。

第二,俄乌军事冲突爆发以来,欧洲盟国竭力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转而购买美国液化天然气(LNG),这种以对美国依赖取代对俄罗斯依赖的制裁正在扼杀欧洲。美国以牺牲欧洲的利益来践行其削弱俄罗斯战略,欧洲已经成了俄乌冲突的最大受害者。

第三,所谓“跨大西洋同盟团结”具有欺骗性。长期以来,欧洲盟国盲目追随美国,缺乏独立的对外政策,是造成当前困局的重要原因。如果欧洲盟国不做出改变,经历长期衰退和“去工业化”将不可避免。

第四,美国难以把自己意志强加于欧洲盟国。荷兰反对美国就出口管制要求其与华盛顿保持一致的做法。美国致力于打压中国芯片产业,而荷兰则希望保住在中国市场的地位。荷兰要把向中国出口高效芯片制造机械的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明确表态不会追随美国对中国实施出口限制。

最后,美欧对各自面临的威胁存在分歧。美国将中国视作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俄罗斯次之,而欧洲盟国认为俄罗斯在安全和能源方面对其构成生存威胁。这是美欧互动的战略大背景。美国以邻为壑的行径,特别是出台《通胀削减法案》严重伤害欧洲盟国的利益,促使欧洲盟国重新校准对华政策,接触和再平衡成为欧盟当前对华工作的主轴。欧洲盟国不会跟随美国政策亦步亦趋,“对华采取强硬政策”,而是要加强与中国接触和沟通,重新平衡与中国的关系。虽然欧洲个别国家和政客鼓吹与中国经济“脱钩”,减少对华依赖,但中欧形成的强大经济共生关系,非人为破坏所能轻易改变。另一方面,中欧在意识形态、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双方应以建设性态度保持沟通协商,妥善管控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