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俄制裁:杀敌一千自损八百2022-03-25
吴正龙(Wu Zhenglo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制裁使俄罗斯经济受到最为严重的打击,欧美经济也遭到严重反噬,其外溢效应更让许多国家千千万万无辜百姓躺着“中枪”。
- 与中国合作是美国当前的现实需求2022-03-24
李岩(Li Y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长
面对动荡变革的国际形势,与中国进行必要的外交接触,展开深入的战略沟通,成为美国应对局势无法绕过去的步骤。“合作”将成为美国今后不得不面对的对华关系现实。
- 俄乌冲突与中美关系2022-03-22
赵明昊(Zhao Minghao)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国论坛特约专家
俄乌冲突对中国而言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战略意外”,它既非中国而起,也实难为中国所控。这场冲突将使中国重新审视中俄关系,但不会按照美国所希望的那种方式。
- 拜登政府印太战略报告评析2022-03-14
陈积敏(Chen Jimin) 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拜登政府印太战略报告目标更清晰,领域更全面,操作性较强。但由于可用资源有限,无论是经济层面的倡议,还是安全层面的构想,都体现出战略目标与实施能力的不对称性。
- 俄乌危机之下,美欧联手制华走向何方?2022-03-10
孙成昊(Sun Chenghao)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美国实际上无法解决美欧在中俄问题上的结构性矛盾,而这也将很大程度上决定美欧联手制华的走向。
- 中美关系正常化50周年的历史启示2022-03-07
李岩(Li Y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长
中美关系能否重回正轨,在于双方能否正确认识客观存在的意识形态分歧,理性看待对方的利益诉求,在存在共同利益的领域展开切实合作。
-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经验及启示2022-03-07
章百家(Zhang Baijia) 原中共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塑造适合时代需要的中美关系需要耐心和智慧,还需要有打破常规的勇气。
- 《上海公报》是中美更是国际关系的成功创新2022-03-07
张云(Zhang Yun) 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
《上海公报》为通过外交实践实现国际关系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是求同存异和高度务实的有机结合。
- 尼克松访华真是“改变世界的一周”吗?2022-03-03
沈大伟(David Shambaugh) 乔治·华盛顿大学艾略特国际事务学院席格尔亚洲研究中心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教授,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杰出客座研究员
随着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秘密访华周年纪念日的临近,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中国、美国和世界之间发生的巨大变化。
- 拜登政府印太战略的新意与困境2022-03-02
赵明昊(Zhao Minghao)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国论坛特约专家
首份以白宫名义发布的美国印太战略报告,体现了拜登政府在全面强化对华战略竞争背景下紧抓印太地区主导权的意图。
- “欧洲之门”与世界变局2022-02-28
吴白乙(Wu Baiyi)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前所长
乌克兰危机反映了21世纪世界格局的“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趋势。美国等西方大国不能摆脱冷战思维,企图依靠旧的“集体安全”机制维护霸权,从而成为主要地缘安全失衡性挑战的策源地。
- 商业是一项团队运动2022-02-28
克雷格·艾伦(Craig Allen)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
中国和美国都有义务通过公平、透明、合法的方式对待对方公司,从而确保公平的竞争环境。短期内,我们还需要开展贸易和投资定期磋商的框架。
- 增长、通胀和政策的十字路口2022-02-25
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摩根士丹利前亚洲区主席
在评估未来几年世界经济前景时,这位顶级经济学家强调了三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他的看法发人深醒。
- 竞争会持续下去2022-02-25
刘遵义(Lawrence Lau) 香港中文大学蓝饶富暨蓝凯丽经济学讲座教授
国际关系状况最终会好转,但也可能先变得更糟。对中国来说,好消息是私营部门将继续繁荣,让它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增长率。我们有足够的乐观空间。
- 全球重置2022-02-25
何亚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长
全球化不会终结,但供应链会呈现新的形态。因此,尽管有理由担心冲突,但也不必绝望。动荡终会平息,水面将恢复平静。只要中美两国共同努力,就会找到消弭分歧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