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挑战维护领导地位——拜登政府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评析2022-10-25
陈积敏(Chen Jimin) 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拜登政府国家安全战略呈现出“美国优先、兼顾国际”的特点。
- 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折射拜登政府战略“三观”2022-10-20
孙成昊(Sun Chenghao)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张丁(Zhang Ding) 民智国际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新报告中所折射出的威胁感知与力求必胜的竞赢策略,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美国的战略焦虑。究其本质,尽管报告增加了针对全球合作的篇幅和内容,但拜登政府在对华战略竞争问题上的认知并未超越特朗普,正愈发将双边关系的光谱向竞争推移。
- 世界格局转换与中国和平发展2022-10-20
于洪君(Yu Hongjun) 中联部原副部长,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当前人类社会正面临新一轮历史性大变革。大国力量对比持续改变,相互关系空前复杂,导致国际大环境与周边小环境日趋严峻。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聚焦“中国挑战”2022-10-17
赵明昊(Zhao Minghao)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国论坛特约专家
近日,拜登政府发布了姗姗来迟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俄乌冲突的发生使拜登政府对这份报告的最初版本进行了大幅修改。
- 美国战略界的对华政策反思及启示2022-10-05
董春岭(Dong Chunli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
近来,美国战略界出现不少反思美国对华政策的理性声音,与美国今年以来经历的三场危机相关,对下个阶段的中美关系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 邦交正常化精神与新时代中日安全关系2022-09-28
张云(Zhang Yun)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管控中日安全关系风险成为当前最紧要的问题。在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际,我们需认真思考应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来构建契合新世代的中日安全关系。
百年变局下的大国关系2022-09-28
朱锋(Zhu Feng)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在今天的世界政治中,大国关系又走到了何去何从的历史十字路口。中国崛起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不仅是1978年以来未有的,更是1949年以来未曾有过的。
- 上合组织撒马尔罕峰会的亮点2022-09-24
许涛(Xu Tao)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上合组织撒马尔罕峰会的主要亮点是:加强和宣示多边主义的存在感;强化地区安全合作和维护地区稳定;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进入新阶段;扩大发展中国家的反霸“朋友圈”。
中美新时代正确相处之道2022-09-24
王毅(Wang Yi)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
陆克文会长,女士们,先生们,时隔三年再次来到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很高兴再同各位朋友见面。这几年来,世界发生了很多大事。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肆虐,全球经济面临衰退危……
- 美对台政策走向“战略清晰”?2022-09-21
李环(Li Hu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涉台事务研究中心港澳研究所副所长
如果法案成为法律,将是美台关系的“质变”,美方不支持“台独”成为纸面文字,支持“一中一台”成为事实。
- 俄乌冲突长期化对中美关系意味着什么?2022-09-20
李岩(Li Y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办公室(高端智库办公室)主任、研究员
俄乌冲突的最大影响在于其显著加速了西方世界的新一轮整合。美国趁势依托“集团政治”加大了对中国的压力。
- “印太经济框架”谈判的动力及可能走向2022-09-20
刘畅(Liu Cha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美方的算计是双重的,一面是“竞赢中国”,一面是“收割盟友”,对各参与方形成更大的政治经济胁迫压力。
- 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之旅2022-09-19
肖斌(Xiao Bin)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领导人自COVID-19大流行开始以来的首次出访选择了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出访哈萨克斯坦是为了深化中哈两国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感谢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出席冬奥会。而出访乌兹别克斯坦则是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撒马尔罕峰会(元首理事会),并与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国领导人进行协商交流,探讨上海合作组织的未来发展。
火上浇油的“台湾政策法案”2022-09-19
赵明昊(Zhao Minghao)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国论坛特约专家
近日,美国参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以17票赞成、5票反对,表决通过所谓“台湾政策法案”(Taiwan Policy Act)。该法案下一步将由参议院全体大会进行审议。如果后续美国众议院也提出并通过相应的法案,拜登总统或将该法案正式签署成法。即便“台湾政策法案”短期内难以在国会过关,相关条款也会被拆分塞入“国防授权法案”等,进而得以执行。
- 扎瓦希里之死对全球反恐斗争意义有限2022-09-16
王震(Wang Zhen)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基地”组织对于全球跨国圣战运动的影响已非常有限。击毙扎瓦希里不能改变美国正在根据自身利益和“大国竞争”的需要重新定义全球反恐战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