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贺文萍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国家安全两大基石——和平发展与能力建设

2022-11-11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不仅产生了新一届党的领导班子,而且对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做了清晰的规划。有人说,未来五到十年间中国对国家安全的关切甚至高于一直以来对经济发展的关切,但笔者通读二十大报告后的感受则是“发展”与“安全”乃相辅相成的两个要素,“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必须基于和平安全的国内国际环境,换言之,“和平发展”以及确保实现这一目标的军事“能力建设”构成了中国国家安全的两大基石。

首先,确保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是和平发展。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通过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现代化。我们所处的时代早已不是18、19世纪的殖民主义时代,那时的西方列强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攫取财富,奠定了其现代化道路的物质基础。在21世纪的今天,殖民主义早已被钉上历史耻辱柱,想通过战争和掠夺方式来实现所谓“崛起”注定是死路一条。中国式现代化以及国家安全必须也只能是建立在和平发展的基石之上。和平发展既需要确保中国国内的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也需要坚定维护世界和平,只有和平安全的国际大环境,才能使中国倡导和推动的“一带一路”建设以及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得以顺利运转。

早在2014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即国家安全不仅仅是狭义概念上的“边境安全”和“保家卫国”,而是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其次,确保中国国家安全的另一个重要基石是军事方面的“能力建设”。虽然和平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确保中国国家安全的最重要基石,但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不可能总是符合我们一厢情愿的美好期盼和发展愿景。中国俗语里常说的“形势比人强”、“计划赶不上变化”,就是指快速变化的形势往往超出计划的安排。早在2017年,中国领导层就提出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概念,这一“大变局”不仅体现在新兴经济体等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近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以及今年俄乌冲突的爆发均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也是“百年大变局”的生动注脚。再加上“新冷战”阴云挥之不去,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持续掏空“一个中国”原则,西方以所谓香港问题、新疆问题等不断干涉中国内政,这一切都使中国国家安全形势所面临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大。

因此,二十大报告在“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的部分中提出要“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人民军队打赢能力”。毕竟,和平是需要硬实力来维护和保卫的,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军事安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支柱和保障作用。有了强大的军事安全,政治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等其他安全才有了依托,总体国家安全才有强大支撑和保障。跌宕的历史和残酷的现实都在一遍遍地告诉我们,维护国家安全,军事力量是保底手段,是硬核支撑。但中国的国防现代化不会走超越自己经济实力盲目与他国搞军备竞赛的苏联老路,而是建设同中国国际地位相匹配、同中国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与中国的大国责任和担当相呼应的国防力量。

其实,用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来比喻中国的国家安全理念非常贴切。在丛林世界中,本性温顺、完全不具进攻性的熊猫,希望的是与其他动物和谐共处。但熊猫懂得丛林世界的险恶,也苦练了防身自保的绝世功夫,为的是当老虎狮子等对其展开攻击时不至于坐以待毙,并能战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