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是否应重新调整美中政策?2025-05-23
黄裕舜(Brian Wong) 香港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罗德学者
经过数月政治动荡之后,韩国即将举行的大选可能导致该国对中美竞争的态度发生改变,其候选人立场影响着韩国在国防、贸易和外交领域对这两个大国的政策。李在明可能寻求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促进贸易和文化交流,而他的对手预计将强化韩美同盟,尤其是在安全和技术问题上。
美日韩关系将走向何方?2025-05-22
理查德·魏茨(Richard Weitz) 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在美国的鼓励下,近年来东北亚地区的日韩合作空前活跃。然而不断升级的经济摩擦、日本(尤其是韩国)的国内政治变化以及美国全球重心的演变可能阻碍甚至逆转近年取得的进展。
特朗普2.0的“先亚后欧”外交战略动向2025-05-07
张高胜(Zhang Gaoshe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和平与安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特朗普第二任期外交层面的“先亚后欧”战略动向,预示着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深层震荡,未来美国或将对华全领域施压,亚太这一关键地区将再起波澜。
“大国”四方博弈2025-04-28
黄裕舜(Brian Wong) 香港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罗德学者
21世纪初,全球力量对比发生了迅速变化。在当今的世界关系里,美国、中国、欧盟和俄罗斯正为争夺平衡和主导地位而展开四方博弈。
会有“印太战略”3.0吗?2025-04-11
杜兰(Du Lan)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副所长
不论是否会出台“印太战略”3.0版,重塑美国对华优势、服务“让美国重新伟大”的核心目标,都将是特朗普政府印太地区政策的出发点和主要诉求。
特朗普关税冲击波与美日韩关系2025-04-10
张云(Zhang Yun)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特朗普关税冲击波不会让美日、美韩同盟关系瓦解,但会促进日韩的战略觉醒,加速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
美俄角力乌克兰的战略意图与现实困境2025-03-25
肖斌(Xiao Bin)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政治学博士
美俄两国在乌克兰的战略博弈,不仅是传统大国竞争的延续,也反映了在全球权力再分配背景下不同力量对国际规则和未来秩序愿景的分歧。这场危机及其潜在的解决方案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大国关系,并预示着一个更加不确定的世界秩序正在加速建构中。
新能源地缘政治:特朗普2.0无法阻止清洁能源崛起2025-03-20
银剑(Jianyin Roachell) MERICS研究所数据科学家、PolicyBot.io联合创始人
在现代社会大部分时间里,化石燃料行业一直是共和党议程的核心。但由于世界日益迅速地向清洁能源转型,美国任何强硬手段都无法阻挡这一潮流。
特朗普在俄乌问题上究竟想要什么?2025-03-18
付随鑫(Fu Suixin) 中国社会科学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特朗普以及支持他的美国极右翼对俄罗斯和普京有强烈的好感与认同。他对国际秩序的真实愿景可能是大国协调,即美国牢牢掌控西半球这个势力范围,并与各个大国协调管理全球。
“灾难性的蝴蝶效应”:特朗普的实用政治改变中国的剧本2025-03-04
塞巴斯蒂安·康丁(Sebastian Contin Trillo-Figueroa) 中欧顾问/战略家,香港大学亚洲全球研究院研究员
特朗普引以为傲的伟大愿景再次成为其外交政策,让人怀疑美国与最亲密盟友的关系是否稳定。这种突然的范式转变是否会加强中国的全球地位?
欧盟为何需要特朗普2.0政策2025-03-04
黄裕舜(Brian Wong) 香港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罗德学者
欧盟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这主要是由于特朗普第二届政府上台,美、德、法等拥有内向型议程的大国政府开始推出相关政策。对欧洲、北约和乌克兰冲突而言,这可能导致当代全球秩序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印度的沉默让四方联盟失去力量2025-03-03
萨贾德•阿什拉夫(Sajjad Ashraf) 新加坡国立大学前兼职教授
四方安全对话成员国的军事合作日益加强,且都对中国的崛起表示担忧。但是,印度不愿全面加入军事联盟,这限制了该组织在亚太地区对抗中国影响力的效果。
乌克兰和平前景及中国的新角色2025-02-26
肖斌(Xiao Bin)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政治学博士
特朗普推动乌克兰和平的方式,使得乌克兰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要求中国在坚持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下,积极寻求新的角色以推动和平进程。
特朗普关税:糟糕的经济,糟糕的地缘政治2025-02-20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全球咨询机构Difference Group创始人
特朗普总统把向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征收关税作为武器,以此对抗中国。这是在糟糕的地缘政治基础上制造糟糕的经济形势,进而导致代价高昂的全球经济衰退。
经受“慕尼黑震荡”之后,欧洲能做什么2025-02-18
安刚(An Gang)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
如果这一次,当美国以极具羞辱的方式甩手离开,仍不能激起欧洲尽快完成“觉醒”,它失去的将不仅是在俄乌和谈中的席位,更会是在未来多极世界第一梯队中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