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关税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张高胜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和平与安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特朗普2.0的“先亚后欧”外交战略动向

2025-05-07
张高胜.jpg

欧洲历来是美国全球战略的核心支点,控制欧洲是美国全球霸权的基础。美国地缘战略专家布热津斯基曾称:“跨大西洋联盟是美国最重要的全球关系。它是美国参与全球事务的跳板,使美国能够在欧亚大陆这个世界权力中心舞台上扮演仲裁者的决定性角色,并创造一个在世界所有关键权力和影响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联盟。”为此,“先欧后亚”是美国全球大战略的必然要求和逻辑产物。从二战伊始到冷战及至冷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美国始终把欧洲问题摆在头等位置。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调整了美国全球战略的布局,正式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从而推动了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进程。正如拜登政府《美国印太战略》报告所言:“奥巴马政府大大加快了美国对亚洲的优先考虑,在那里投入了新的外交、经济和军事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奥巴马政府开启了美国亚太地区政策的新时代,也标志着美国全球战略中心首次聚焦亚太地区。及至特朗普第一任期提出的、拜登政府深入推进的“印太战略”,美国从认知上进一步提升了对亚太地区的关注,在政策和实践上也加大了资源投入,并对该地区发展愿景与实现路径做出了战略设计。但美国囿于战略资源有限和国内政策失败,其产业空心化、财政赤字高企、社会矛盾加剧等深层顽疾更加突出,驴象两党之间的对立日益尖锐。乌克兰危机、中东地区局势持续紧张等其他地区地缘冲突不断消耗美国战略资源,这让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仍处于“相对克制”的状态。

不过,特朗普第二任以来,美国试图减少在欧洲地区的力量投入,转而向“印太”地区集中资源,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先亚后欧”的战略新动向。

2月12日,特朗普与普京和泽连斯基通话,同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赛思在“乌克兰防务联络组织”会议阐明了新政府立场。两人的核心观点是:第一,恢复乌克兰2014年之前边界是“不现实”的,执迷于这个“虚幻”目标只会让战争持续更久,造成更多苦难;第二,乌克兰不能加入北约,任何“持久的和平协议”都必须包括保证战争不再爆发的强有力安全保障;第三,战后乌克兰安全保障由欧洲军队负责,美军不参与其中;第四,未来在乌克兰的欧洲和非欧洲维和部队不能打“北约”旗号,维和任务不适用于北约集体防御条款;第五,北约成员国负责未来对乌援助主要份额,并将防务开支占GDP的比例由2%提升至5%。其核心信息就是欧洲人的事应该由欧洲人办。

赫格赛思强调,欧洲需要为它们的防务承担主要责任,美军的主要使命是维护边境安全与应对“印太”挑战,因为“严峻的战略现实使美国无法主要关注欧洲的安全。美国的国土面临着重大威胁,我们必须而且正在关注我们自己边境的安全。我们还面临中国的竞争,他们有能力并意图威胁我们的国土和印太地区核心国家的利益。美国首先要在太平洋地区对中国实施战争威慑,认清资源稀缺的现实并进行资源权衡,以确保威慑成功”。美国国务卿鲁比奥2月10日接受采访时也表示,美中竞争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性事件,“我们将在本世纪剩余时间及以后与他们竞争。我认为21世纪的故事将是关于美中之间发生的事情”。2月14日,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言指出,欧洲需要为其防务安全承担更大责任,“我相信你们都准备好来这里讨论你们打算如何在未来几年内根据一些新目标增加国防开支。这很好,因为正如特朗普总统已经充分明确表示的那样,他认为,我们的欧洲朋友必须在这片大陆的未来发挥更大作用。我们认为您没有听到'责任分担'这个词,但我们认为,当美国专注于世界处于巨大危险的地区时,欧洲人要站出来,这是同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与北约秘书长吕特会晤时表示,“当然,北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军事联盟,我们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我们希望确保北约是为未来而建立的,我们认为其中主要是确保北约在欧洲分担更多责任,这样美国就可以专注于我们在东亚的一些挑战”。

赫格塞思3月24日至30日的首次亚太之行选择了一条极具象征意义的路线——夏威夷、关岛、菲律宾和日本。他成为首位访问“印太”地区的美国内阁级官员,凸显特朗普政府“安全优先”的政策导向。在整个访问期间,赫格塞思多次强调“重视亚洲”和“遏制中国”的立场,这可以看作是为特朗普下一步制定亚太安全战略做铺垫。3月29日,赫格塞思签署《临时国家国防战略指导意见》,标志着美国军事战略自冷战结束以来最深刻的调整。该文件明确将中国定义为“唯一步步紧逼的威胁”,并计划将军事资源集中在“印太”地区,优先制定针对台海冲突的应急方案,同时要求北约成员国自行应对俄罗斯威胁。

这一系列表态与战略转向让人联想到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关岛一个记者会上提出美国新亚洲政策的演讲,其后,在11月3日“对全国人民关于越南战争的演说”中,该政策被进一步明确。其主要内容是美国会遵守所有条约中的承诺,但亚洲国家要成为其防务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美国会在盟友或对美国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国家受威胁时提供核保护伞。这就是所谓的“尼克松主义”。当时美苏正处于激烈竞争阶段,而苏联在某种意义上略占上风。尼克松的意图是通过责任分担方式减轻美国压力,集中力量与苏联在欧洲展开竞争,这是“先欧后亚”战略的延续。现如今美国一个大反转,提出“先亚后欧”战略,可谓世事无常。

目前来看,美国对华施压主要集中在经贸领域,其遵循的是美国单边主义的霸道逻辑。而特朗普第二任期外交层面的“先亚后欧”战略动向,则预示着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深层震荡,未来美国或将对华全领域施压,亚太这一关键地区将再起波澜。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旋律和最强音,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才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历史将证明,着眼地缘博弈、挑动阵营对抗既危害地区局势稳定,也解决不了美国自身问题和世界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