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
- 亚洲需要团结,而不是分裂2016-08-17
何亚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长
亚洲以文化多样著称,自古以来各国就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最近几十年,中国的和平与飞速发展为地区经济增长和一体化作出巨大贡献。共同发展将永远是这一地区的鲜明标志。
南海:中国应有的眼界和反思2016-07-12
时殷弘(Shi Yinhong)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应将南海问题置于中国战略大局中考虑。南海问题的总原则也应该是中国的战略原则,即维权维稳原则。需要防止中美战略性竞争和对立进一步加剧,也需要继续把改善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作为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裂的欧洲是否对中国有利2016-06-30
乔纳森·霍斯拉格(Jonathan Holslag) 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教授
中国与英国关系紧密,尤其经济方面,但中国也许得寻找一个新的首选伙伴。欧洲处在十字路口:对中国不公平竞争的不满会否催生更有保护色彩的贸易政策,欧盟委员会是否给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欧洲各国贸易立场不一是否会加强中国的地缘政治地位,所有这些都要走着瞧。
北京如何应对美国战略优势2016-06-21
特德·盖伦·卡彭特(Ted Galen Carpenter) 伦道夫·伯恩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美国强化与东亚和太平洋国家双边安全联盟,为中国怀疑美国针对中国经济与军事力量崛起实施遏制政策提供了佐证。不过,中国也可许会着眼拉丁美洲,来抵消美国在亚洲保持优势的企图。
- 美国与亚太:平衡还是制衡?2016-05-12
吴思科(Wu Sike) 中国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
如果美国依旧以冷战思维扮演地区制衡者,势必导致世界多个地区的失衡,而美国也将一而再、再而三地走进自己设计的霸权困局。
- 美国欲结盟印度遏制中国2016-04-29
特德·盖伦·卡彭特(Ted Galen Carpenter) 伦道夫·伯恩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美国防长阿什顿·卡特4月中旬访问印度。他带去140亿美元的防务合作安排,并取消了对北京的访问,这让中国军界的不安扩大。看来,对中国野心的共同担心是驱动印美双边关系的主要动力。
- 中国对朝鲜政策需要“走出历史”2016-03-25
牛军(Niu Jun) 北京大学教授
中国因地缘邻接和当年的抗美援朝而极深地介入朝鲜半岛局势,但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中国需要走出历史,检讨传统地缘战略思维方式的局限性。
印度洋上的“钢铁般友谊”2016-02-10
萨贾德•阿什拉夫(Sajjad Ashraf) 新加坡国立大学前兼职教授
目前,巴基斯坦的军事装备半数由中国提供,中国还表示愿意向巴基斯坦转移技术。随着地缘政治联盟的变化,共同利益驱使着中国与巴基斯坦越走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