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看美国参议员访台2021-06-26
朱松岭(Zhu Songling)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
美台若不断挑战中国大陆民众的耐心,挑战中国政府的宣示和尊严,必然招致大陆对台政策的调整和变化。
- 拙劣的外交:拜登招募东盟对抗中国2021-06-25
理查德·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宾理工大学地缘政治学教席主持
东盟国家经常成为超级大国的冲突之所,但在全球舞台上,它们又一次次被更大的地区强国遮蔽。在与东盟成员国打交道时,如果不是局势骤然紧张,美国领导层将很难在那里找到热情的盟友。
- G7与北约:既安抚华盛顿又避免与北京对抗2021-06-25
特德·盖伦·卡彭特(Ted Galen Carpenter) 伦道夫·伯恩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正如最近的G7和北约峰会所表明的,安抚美中两国的努力正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 对《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的六点看法2021-06-24
吴正龙(Wu Zhenglo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法案标志着美国正通过立法形式开启全面遏华时代。美国将运用国家权力的全部领域,包括科技、外交、军事、贸易,与中国展开全方位、系统性的竞争,以打压中国的发展势头。
- “老龄化”与中美关系2021-06-21
李峥(Li Zhe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中美两国均不同程度面临人口老龄化压力,这将给两国关系带来一些新变数。美国对中国人口的老龄化有战略错觉,但两国在这一问题上存在众多合作和营造共同利益的空间。
- 中美印需跳出地缘政治博弈陷阱2021-06-21
何亚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长
中美印三角关系需要放在全球地缘政治竞争和博弈加剧、国际权力结构变化的大背景下来审视。美印战略目标的契合催生了相互利用的准结盟关系。
- 需警惕有损中美关系的幻想2021-06-17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中国和美国都对对方抱有错误幻想,这些幻想是徒劳的,甚至是危险的。面对公众敌意的日益增加,两国政府必须努力相互理解,找到合作的方法。
- 拜登政府对华贸易政策仍不明朗2021-06-16
扎伊纳布·查希尔(Zainab Zaheer) 发展问题顾问
任命戴琦为美国最高经济谈判代表也许预示了美国对华贸易关系的大方向,但戴琦的举动尚未透露出明确的前进步骤。
- 从“新疆人权”看美国遏制中国的策略2021-06-11
宿景祥(Su Jingxia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荣休研究员
“新疆人权”与西藏、香港、台湾、南海等议题一样,是美国用于攻击中国的政治武器。
- 如何认识美国对华政策中的“竞争-合作-对抗”2021-06-07
李岩(Li Y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竞争和对抗仍然是美国对华政策的主流,无法寄望于个别领域的合作能对冲两国关系中的负面因素。“竞争-合作-对抗”框架不仅导致中方认为拜登对华政策“过于消极”,客观上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复杂性。
- 建设复原能力,解决不平等问题2021-06-08
中美聚焦(China-US Focus) 中美交流基金会
斯蒂芬·罗奇作为国际知名人士,曾担任摩根士丹利的首席经济学家及亚洲区主席。每一项统计数据背后都有一个人和一段故事,在2021年5月7日接受“中美聚焦”特约编辑周柳建成采访时,他谈到当前的挑战,包括全球贫困和不平等,以及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所必需具备的理念。
- 变换修辞:中美之间的合作与竞争2021-06-07
中美聚焦(China-US Focus) 中美交流基金会
安克雷奇会晤之后,贸易争端在新闻头条上退居次要地位。但受中美持续不断分歧影响的各界仍心怀忧虑。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克雷格·艾伦大使以其广泛的商业和外交经历,于2021年5月6日与“中美聚焦”特约编辑周柳建成进行了对话。
- 拜登政府对华政策审议的“下半场”2021-06-02
安刚(An Gang)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美国行政当局以科技、军事、价值观为重点,推进有边界有管控的竞争,国会则快轨审议内容险恶的涉华法案。在审议结束前的有限时间里,中美关系整体氛围不会明显好转,相反还可能因具体事件而持续螺旋下滑。
- 由易而难推进中美气候务实合作2021-06-03
韩立群(Han Liqu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
中美气候合作承载了大量政治期待,也面临着巨大的政治阻力。如果两国能够经由气候合作总结新经验,进而对其他领域产生示范效应,这一合作就有望产生更大政治意义。
- 风险管控的两个案例:台湾和南海2021-06-02
金凯(Jin Kai)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
恢复克制和信任,应是中美两国风险管控的共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