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许和意 东盟+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首席经济学家
  • Suan Yong Foo 东盟+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高级经济学家

弥合全球的技术分裂

2021-07-26
4af6fac6687aa43be71b7f3387917c7d.2-1-super.1.jpg

美中紧张局势加剧或许将加深全球的技术鸿沟,并有可能迫使其他国家选择要加入的阵营。会有很多可怕的情形,包括各种产品和服务的核心技术无可调和地分裂——从飞机汽车,到机器人用的精密工程,再到电子商务支付系统,等等。如果这些情形成为现实,那么世界上最大两个经济体为占领技术前沿,将投入巨量资源去进行一场零和竞赛。

美中两国都明白技术对推动本国经济和全球发展的核心作用,它们也知道,掌握技术和保护相关知识产权可以增强其国家安全和地缘政治影响力,并给它们的持续增长和韧性带来重要的反馈效应。

从中期看,美国在科学、工程领域和关键部件产能方面的长期优势面临着严峻挑战。例如,尽管美国公司设计尖端的半导体,但美国在全球产出中所占的份额已经从1990年的37%下降到今天的区区12%。

与此同时,中国虽取得了种种进步,但距离占领计算机芯片、飞机等许多产品的技术前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的确,中国在多个类型的制造业中已经建立起深厚的生态系统,并具有快速大规模生产的特殊能力,它的专利和研发支出在全球也名列前茅,但中国在许多领域还很脆弱。它每年进口价值约3000亿美元的半导体,其中约一半用于出口制造。此外,许多与商品结合的服务要通过半导体来操作,比如智能手机上安装的应用程序。

其他能够设计或制造半导体供应链中关键部件的发达经济体,包括日本、韩国、台湾和荷兰,都为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所困。对它们来说,地缘政治考虑将不可避免地与商业考量一起发挥作用,必须细加盘算。

最有可能的中期结果是,随着各国加倍努力减少脆弱性,技术分裂会发生,但仍然是受控的。美国的公司在兴建若干高端半导体工厂,而中国正在招揽全球人才,加大对半导体和半导体生产所需软件、机器、设备的研发力度。

与此同时,其他国家也在寻求多样选择,包括通过结盟确保关键部件的供应,发展在不同技术标准之间实现互操作的能力,增加向全球市场提供更先进的产品和服务,以提高与美中两国谈判时的地位。

但从长远来看,世界还需要更多的雄心,要加强多边努力,促进全球技术合作。为此,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应当在更广泛的背景下去界定与技术紧张有关的问题。

它们首先应当记得,经济开放极大地促进了增长和福利。在亚洲,中国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证明了这一点。韩国、新加坡、台湾和香港虽然几乎没有自然资源,但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借助全球化成功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越来越多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以及欧洲,它们都在通过寻找商机和参与全球价值链,在收入阶梯上向上攀爬。

此外,无论体量大小还是先进程度如何,任何经济体都无法在远离全球化的同时确保在所有高科技产品上领先、在关键零部件上有安全的供应,以及有能力运行一个呈指数级发展的复杂的生产流程网。半导体依然是典型例子:其生产链异常复杂,依赖数百种投入,这些投入品由来自世界各地精密设计的工具加工生产。哪怕是在这一领域获得一个立足点,也需要大量的研发和极长的前置时间。

当然,一个国家可以减少面对不利外部事态的脆弱性,但成本可能是巨大的,尤其目标是尽可能多的技术产品完全自给自足,而且还要有性价比。

考虑到这些制约,各国的目标应当是以多边协议为基础实现全球化。一项头等大事就是更快、更广泛地向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传播技术的进步,用技术转让等手段让新兴经济体有能力进步,以减少它们的脆弱性。政策制定者还应扩大贸易和投资协定范围,保护企业、工人和国家的利益,最大限度地降低保护主义的负面溢出效应。这方面可以包括扩大自由贸易协定,增加关于技术问题的专门章节,添加保护低收入和弱势工人权利的附件。

这种发展不会自己到来,而企业部门也许能在不损害国家安全利益的同时,帮助寻找建设性的路径。例如今年3月,中美两国的半导体行业协会表示,它们将成立一个联合工作组,来自两国各十家芯片公司的代表每年将举行两次会议,讨论出口限制、供应链安全和加密技术等事宜。

美国和中国所采取的政策当然是避免重大技术分裂的关键。但世界其他地区在不受中美纷争影响的情况下,也能帮助我们率先达成新的共识,这一共识建立在信任之上,其基础是分享技术进步的共同愿景。

全文翻译自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原文标题“Fixing the Global Tech Split”(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