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沈联涛 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 肖耿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

接纳中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2021-06-30
us-china.jpg

北约领导人在他们最新发表的公报中宣称,中国对“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构成了系统性挑战”。中国驻欧盟使团的回应则很明确:“中国不会对谁形成‘系统性挑战’,但如果谁要对中国进行‘系统性挑战’,我们不会无动于衷。” 这种针锋相对的话语本无必要,世界上大多数人也许并不希望对抗升级。然而,升级的可能性却在日益加大。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是美国总统乔·拜登大体维持了其前任唐纳德·特朗普做法的少数政策领域之一:激烈地竞争、有需要时合作、必要时对抗。为此,正如中国对北约公报的回应,它也有自己的三步应对措施:不想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

北约并不是拜登推行美国政策的唯一场合。在最近的G7峰会和与欧盟领导人的会晤中,拜登还试图说服美国的盟友结成对抗中国(和俄罗斯)的统一战线。

美国参议员伯尼·桑德斯看到其中的问题。他最近警告说,通过把中国塑造成生存威胁,美国的政治机构实际上是在为一场没有赢家的新冷战摇旗呐喊。就像他所说的,围绕“在全球与中国零和对抗”规划美国的外交政策,“在政治上是危险的,在战略上是适得其反的”。

美国对华政策的缺陷,源于其在国家安全概念方面的执念。然而,虽然在二战后美国主导单极世界秩序的几十年里,这个目标对它来说或许是合理的,但拿到今天的多极体系中却不现实。

在当今世界,试图“遏制和对抗”拥有不同价值观或不同制度的国家,而不是商讨一个新的全球契约来接纳它们,往往会酿成冲突,也注定会妨碍就气候变化等共同挑战展开互利的经济交往与合作。正如中国驻伦敦大使馆一位发言人在G7峰会后所指出的,“世界上的事情由少数几个国家操纵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但问题不止于此:即使在这“少数几个国家”里,同中国对抗这种决策也不一定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正如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所言,今天的美国看起来更像是富豪当政,而不是代议制民主政体,收入最高那1%人口可以引导大多数公共政策,使之对他们有利。

要是一个占世界人口5%的国家当中的1%顶层人口,将最大两个经济体推入了冲突,全世界都会遭受巨大苦难,而绝大多数民众对此却没有发言权。如果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真的相信民主,他们应当发觉这是不可接受的。

更好的并且反映西方自由民主国家所珍视的价值观的做法,是应当考虑“一个地球”的利益,它包括整个人类和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这意味着我们的视角需从国家安全扩大到全球安全,要为最多的人寻求最大的利益,并确保每个人在决定我们共同的未来时都有发言权。

我们主张的不是全球政府。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已经证明了单一文化的脆弱性。与自然界一样,在人类文明中,多样性带来稳定和进步。即使是竞争也可以是件好事,但前提是通过有效的合作加以平衡,避免发生针对人类或环境的粗暴行为。

那么,怎样让“一个地球”体系成为现实呢?在技术手段支持下的自下而上反馈机制将是至关重要的,其目的应是打破一直以来全球精英借助深奥语言建立起来的孤岛,从而让更多的人能够带着更多领域的专业知识参与讨论。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缓解传统经济思维与环境需要之间的紧张关系,前者强调更多消费、投资和增长,后者则要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在“一个地球“体系中,很多“好的东西”往往也可能非常糟糕。

这种过时的“孤岛式”做法,也反映在中国和美国正陷入“文明冲突”这一草率的叙事当中。帝国会有冲突,而各个文明却应该彼此“文明”相待,尤其是因为我们拥有同一个地球。

为了这一目标,各国领导人必须超越狭隘的对国家安全的重视,就如何实现和平、稳定、营养充足、环境可持续的全球安全展开广泛而有包容性的讨论。但首先,美国必须放弃对中国的遏制,并开始接纳它。

全文翻译自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原文标题“Accommodating China Is Unavoidable”(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