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能否用“经济优先”应对“特朗普冲击”?2025-08-14
董一凡(Dong Yifan) 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研究员
欧盟推进“经济优先”的实践仍然面临不少挑战,其对美国的策略性妥协也在不断侵蚀自身的经济独立性。
中美AI战略:全球路径的竞争2025-08-08
利奥纳多·迪尼奇(Leonardo Dinic) 克罗地亚研究所(CroAsia Institute)顾问
2025年7月,美国和中国发布了面向全球的国家AI战略:美国将AI输出与政治立场挂钩,中国则主张以更少的条件推动开放合作。这种截然不同的做法反映了更广泛的政治分歧,并可能让中国在全球AI影响力方面占据优势。
美国关税泛滥将重塑供应链2025-08-07
艾丽西亚·加西亚·埃雷罗(Alicia Garcia Herrero) NATIXIS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勃鲁盖尔高级研究员
特朗普第二届政府上任后美国关税不断升级,这种通过征收高额定向关税并迫使亚洲经济体投资美国制造业的做法正在重塑全球供应链。随着制造业从中国及其邻国流出,墨西哥等国家可能受益,印度则面临被落在后面的风险。
美国从全球化中获得巨大利益2025-08-04
何伟文(He Weiwen) 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
特朗普总统强烈反对全球化,声称全球化造成美国巨额逆差、就业岗位流失、制造业外流和中产阶级收入下降。但数十年来美国经济和技术的强劲增长,恰恰是全球化的结果。
《天才法案》:美国正制造金融动荡2025-08-04
鲍韶山(Warwick Powell) 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设计学院教授,Smart Trade Networks创始主席
新法案允许用美国国债支持所谓“稳定币”的发行,从而人为制造出一种杠杆循环,而这可能威胁美国乃至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
特朗普关税让北京获益2025-08-01
戴利(Sujit Kumar Datta) 孟加拉国吉大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原院长、香港亚洲研究中心副主任
美国意在迫使中国让步,但未能奏效,只是激励中国与其他贸易伙伴接触,并通过本土技术研发变得更加独立自主。
特朗普关税的得与失2025-08-01
余翔(Yu Xiang)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如果美国能灵活应对并重视与贸易伙伴达成共识,它或许能巩固其经济主导地位。否则,持续的高关税可能加剧全球贸易碎片化,并对美国的长期影响力构成挑战。
美欧新贸易协议:欧盟“政治止损”与“经济失血”的对赌2025-07-29
张茉楠(Zhang Mona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协议的最大意义是为欧盟赢得3–6个月的战术喘息,而非战略性和解。只要欧盟仍把“战略自主”作为长期目标,而美国继续以“交易式多边主义”取代规则式多边主义,双方围绕市场准入、产业补贴等议题的新摩擦就随时可能爆发。
华盛顿新的贸易包围战略可能适得其反2025-07-29
黄裕舜(Brian Wong) 香港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罗德学者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保护主义策略理论上是为美国创造贸易优势并排挤中国,但又认为世界仍需要美国的消费者。贸易战期间各种新关系的形成可能意味着美国受到冷落。
中国正赢得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2025-07-28
刘宗媛(Zongyuan Zoe Liu) 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研究员、《外交政策》杂志专栏作家
中国首次在开发国内技术上押下高风险赌注,是在2018年特朗普发动贸易战时,这并不是稳赢的。但随着美国试图将中国逼入绝境,几乎没人认为中国还有其他出路。
埃隆·马斯克试图颠覆美国政治2025-07-21
马利·普里瑟奇(Mallie Prytherch) 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
因“大而美”法案而与特朗普公开决裂后,埃隆·马斯克创立了美国党,试图挑战美国的两党制。他的对华立场不断变化,加剧了战略层面的模糊性,但在两极分化和僵局持续的时代,该党的出现是对美国民主制度的一次压力测试。
欧洲稀土梦受制于中国2025-07-10
塞巴斯蒂安·康丁(Sebastian Contin Trillo-Figueroa) 中欧顾问/战略家,香港大学亚洲全球研究院研究员
欧盟领导人宣称的供应自主权听上去很棒,但经不起仔细审视。事实或许是,中国已经凭着对稀有金属出口的掌控赢了这场博弈。
特朗普2.0时代非自由贸易的终结2025-07-09
黄裕舜(Brian Wong) 香港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罗德学者
全球贸易正经历演变,但并非走向终结,因为美国保护主义的结构性限制和不受美国影响的区域协议兴起,正支撑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美国仍然是全球贸易的重要力量,但以其为中心的贸易体系正在逐渐衰落。
《大而美法案》透支美国增长潜力2025-07-08
马雪(Ma Xue)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法案为美国经济注入短期强心针,为美国政府信用紧急输血,但本质上是透支未来增长潜力的权宜之计。
中国对美国贸易霸权的“滴灌”策略2025-07-05
鲍韶山(Warwick Powell) 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设计学院教授,Smart Trade Networks创始主席
中国做法的妙处在于它从未引发全面危机,却足以让美国企业和政客一直处于焦虑状态。对美国企业来说,采购和为控制成本压缩库存变成一场轮盘赌游戏,而中国可以调节施压的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