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关系注定要反复吗?2018-01-11
埃里克•法恩斯沃思(Eric Farnsworth) 美国美洲委员会暨美洲协会副主席
美国政策制定者必须意识到,未来最有效的出路不是制造与中国的持续冲突,而是专注自身竞争力,恢复国民的团结意识,摆脱当前政治周期,重新成为他国愿意并且可以效仿的市场开放政治民主的表率。
特朗普对华变脸是被助手挟持?2018-01-10
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特朗普总统日前批准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称中俄是侵蚀美国安全和经济利益的“修正主义国家”。而执政近一年来,正是特朗普本人对世界现状和国际规则随心所欲地“加以修改和重新审查”。
中国修正主义大国预言的自我实现2018-01-03
齐思源(Vasilis Trigkas) 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访问学者
无论是考虑到后现代的文化熏染还是权力平衡,中国的行动都不足以将它定性为修正主义大国。两国外交人员应努力确保特朗普有关中国是修正主义大国的声明不会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特朗普国家安全战略的连续性与新突破2018-01-03
宿景祥(Su Jingxia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过去20余年美国发动的一场又一场军事侵略,并没有扭转美国在世界舞台上衰落的趋势。可以预计,特朗普政府新国家安全战略在给世界带来新的战争危险、政治冲突、经济动荡的同时,也可能会加快“美国世纪”的终结。
特朗普国家安全战略包含危险的战略观和若隐若现的机遇2018-01-03
李峥(Li Zhe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助理研究员
特朗普政府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为特朗普未来任期内的对外战略和政策定下基调。对中美关系而言,报告提出一系列紧迫、可行的问题或许有助于两国寻找新的合作点。
特朗普对“一带一路”的立场左右摇摆2018-01-02
彼得•比特纳(Peter Bittner) 《外交家》(The Diplomat)杂志助理编辑
毫不夸张地说,特朗普总统的亚洲“政策”缺乏连贯性,其政府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上的最新表态正在变得语带敌意。
不能再给中东火上浇油2017-12-27
吴思科(Wu Sike) 中国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
特朗普政府因其内政需要,单方面“决定”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这种“内病外治”的做法是危险和不负责任的。
特朗普对杜特尔特的欣赏损害美国外交政策2017-12-18
特德·盖伦·卡彭特(Ted Galen Carpenter) 卡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对唐纳德·特朗普当选意味着华盛顿外交政策将出现重大转变的担忧不绝于耳。这种担心大部分被证明是杞人忧天。但特朗普公开与几个专制政权亲近,不顾它们明目张胆地侵犯人权,应当引起所有人的关注。
不知所谓的美国税改2017-12-13
本•雷诺兹(Ben Reynolds) 纽约作家及外交政策分析师
美国国会似乎打算在2017年结束之前通过重要的税收改革法案。这一变化将带来国际溢出效应。
美国总统的“非典型”亚太之旅2017-12-13
桑普森·奥佩迪萨诺(Sampson Oppedisano) 纽约新学院米兰国际事务、管理和城市政策学院,院长行政助理
每当美国总统出访世界某个地区,其目标无外乎安抚现有盟国、推动人权等民主价值观、建设外交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则不然。
特朗普的印太倡议:大战略还是白日梦?2017-12-12
周波(Zhou Bo)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特聘研究员
特朗普阐明了其印太愿景。对这一愿景他作过深思熟虑吗?
中美经贸协议的意义2017-11-27
何伟文(He Weiwen)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兼高级研究员
特朗普访华期间签署协议只是第一步,其中许多协议或备忘录仍需最后的谈判和批准,而且有可能节外生枝。两国政府都应该珍惜这一巨大的收获,维护友好的氛围,以务实的态度处理贸易平衡问题和贸易协定。
塑造中美关系的机会窗口2017-11-27
达巍(Da Wei) 国际关系学院校长助理
中美关系目前出人意料地出现了一个机会之窗。这个机会之窗还不稳定,随时有可能关闭。两国在尽可能延长这一机会之窗的同时,需要好好利用当前机会,谋划中美关系中长期稳定之道。
北京掠影:特朗普与习近平2017-11-23
梅尔•格托夫(Mel Gurtov) 《亚洲观察》杂志高级编辑
中国人常说,一国外交政策的实力取决于其国内政治。在这一点上,中美之间的差异显而易见,而这为我们理解这两个大国眼下的真实关系提供了关键背景。当习近平为自身未来五年的统治巩固权力的同时——一些观察人士相信2022年之后他可能会继续执政——特朗普的统治正当性却遭到了质疑。
从特朗普推特看他对华策略的转变2017-11-23
Ivy Yu (Ivy Yu) 北京新闻编辑
特朗普不停发推特的习惯让外界得以一窥他的世界观。过去六年,特朗普发了3.62万条推文,其中437条与中国有关。从纽约地产大亨到总统候选人,再到世界最强国家的领导人,特朗普对中国的看法是如何像他3.62万条推文所展示的那样发生变化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