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余永定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前会长

人民币的自由化

2019-09-12
a.jpg

8月初,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破7比1心理大关。投资者仍在消化这一事件的全部意义,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政府则给中国贴上“货币操纵国”标签,令市场大吃一惊。

这种称呼很荒唐,因为中国并未达到美国政府自己制定的货币操纵国标准。事实上,中国人民银行让人民币破7的决定与贸易战或货币战没有多大关系。更准确地说,它是中国人民银行为改革中国有失灵活的汇率制度而迈出的重要一步。

的确,中国人民银行曾在很长时间内干预外汇市场。比如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就实行人民币与美元事实上的挂钩,这成为该地区金融市场恢复稳定的关键因素。

2003年以后,由于担心强势货币损害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国人民银行曾出手干预,阻止人民币的升值。2005年,中国有关当局取消了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政策。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重新与美元短暂挂钩之后,中国于2010年开始实行被IMF归为“类似爬行安排”的汇率制度。

然而,自从2014年底以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已经减轻。2015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试图迈出决定性一步,它宣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中间价将由上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决定,从而让软挂钩朝浮动汇率制度转变。不走运的是,由于行动时机欠佳,市场出现过度反应,人民币三天之内对美元贬值了3%。这种令人不安的经历让有关当局匆匆放弃了改革。

中国人民银行随之竭力稳定人民币汇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为支撑人民币花掉了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一些经济学家批评央行浪费外储,方便了资本外逃和套息交易平仓(投资者借入低利率货币用以购买高收益资产)。然而大部分人是支持干预的,因为它阻止了人民币自由的下跌和引发一场金融危机。

2017年初,人民币接近破7,这引起中国人民银行是否应该让人民币跌破这一关口的辩论。此后,“7”成为心理门槛,每当汇率接近这一水平,中国人民银行就会给人民币设定高于市场汇率的中间价,以此表明它不允许人民币破7。通常,做市商会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前瞻性指导来调整自己的买入价和卖出价,贬值压力一时得到了缓解。

今年8月初,特朗普政府宣布,它计划对不需征税的剩余30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的关税,之后人民币下跌,再次逼近7。然而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并没有如市场预期的那样,设定更高的人民币中间价。投资者将此视为一个信号,即中国人民银行这回允许汇率破7,很快这成为现实。

中国人民银行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时刻呢?我的理解是,多年来它一直计划解除人民币僵化汇率制度的束缚。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推迟,必须在某个结点上迈出决定性的一步。最近机会再次出现,中国人民银行有可能认为,它允许人民币破7不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大的伤害。

尽管到目前为止,这次中国人民银行的下注似乎得到了回报,但是中国的决策者仍然担心人民币贬值过度。事实上,中国人民银行最近几天又试图支撑货币,它在离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并利用所谓的逆周期因子,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设得更高,高于按原有中间价定价规则所设定的水平,以此表达对更强势人民币的偏好。对于几十年来一直主张尽快向自由浮动汇率制过渡的那些人来说,最新的干预是官方再次犹豫不决的另一个信号。

总之,无论人民币面临的是上行压力,还是下行压力。决策者都应当尽可能让市场来决定人民币汇率。与此同时,他们永远不应当通过允许人民币竞争性贬值来获取贸易优势。这不仅对中国的贸易伙伴来说不公平,也会损害中国自身的长远利益。

特朗普政府指责中国操纵货币显然是打错了仗。至少在汇率问题上,它的无知实在是令人惊讶。

全文翻译自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原文标题“The Renminbi's Bid for Freedom”(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