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对华军事政策重在“谨慎遏制”2020-12-29
李岩(Li Y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
遏制或对冲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将是拜登政府对华军事政策的主要考虑,但其基本立足点是在遏制的同时谨慎避免发生重大军事摩擦。
中国军力报告折射中美军事关系变迁2020-09-24
李岩(Li Y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
美国对中美军力对比的认知正在带来新风险。两军关系将是决定中美能否和平共处的关键。
美台军事同盟是否重生?2020-09-22
特德·盖伦·卡彭特(Ted Galen Carpenter) 卡托研究所安全问题高级研究员
华盛顿正向北京发出明确信息,即美国对台湾的军事支持不再模糊或犹豫不决。
核武库规模与中国国家利益2020-05-20
赵通(Zhao Tong) 清华-卡耐基全球政策中心研究员
在防止核扩散体制已经形成的今天,大力扩张核武器也许会带来更多的惧怕,而不是敬重。
中俄与导弹外交2019-11-28
理查德•魏茨(Richard Weitz) 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俄罗斯总统普京最近宣布,中国和俄罗斯将建立联合导弹预警系统。这一庞大工程引发人们对中俄关系的未来以及这种关系如何融入全球军事秩序的猜想。
加强危机管理是中美两国的当务之急2019-11-22
张沱生(Zhang Tuosheng) 南京大学华智全球治理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在中美关系严重恶化的形势下,军事安全摩擦可能在两国间引发更多军事安全危机。中美双方必须尽快采取措施,大力加强危机管理。
特朗普在军事安全领域对华压力近期明显加大2019-05-24
郑羽(Zheng Yu) 同济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特朗普政府在军事安全和军备裁减领域持续加大对中国的压力,已经成为中国处理中美关系时不可回避的问题。
中国有限的军事实力2018-03-22
詹姆斯·H·诺尔特(James H. Nolt) 纽约大学客座教授
最近中国宣布将2018年军事预算开支增加8.1%,这是近年来最大增幅。但它所反映的只是连续性,而非不祥之兆。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2018-03-19
李若谷(Li Ruogu) 中国和平发展理事会副理事长
西方媒体不是不了解情况,它们炒作中国军费是为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制造依据。
美国核战略新态势值得警惕2018-02-13
李岩(Li Y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
李峥(Li Zhe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助理研究员
贾春阳(Jia Chunya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研究员
美国国防部2月2日发布的《核态势评估》报告系统阐述了特朗普政府的核战略。该报告进攻性和冷战色彩十分浓厚,也非常危险,因而值得警惕。
中国不是美国要面对的下一个邪恶帝国2017-09-22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在任何正常意义上,美国都不需要害怕中国。即便北京想威胁美国本土,征服美国领土,或是阻断美国商业,它也几乎没有能力这么做。中国要寻求的是结束华盛顿在中国海岸线附近拥有的支配地位,这一目标与其说是进攻性的,不如说更多是防御性的。
如果中美军舰相撞2017-09-19
周波(Zhou Bo)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特聘研究员
美国为了在西太平洋巡航,正消耗着不堪重负的海军资源。这些巡航毫无意义,只会增加与中国海军发生冲突的风险。
新美中军事协定无法缓解任何危机2017-09-18
史蒂文·斯塔什维克(Steven Stashwick ) 纽约独立作家和研究人士
弄清楚美国和中国新近签署的沟通框架“不是”什么很重要。它“不是”一个危机解决机制,双方名义上已经存在一个类似机制。相反,这一沟通框架将在两军参谋人员之间建立一个对话机制,作为现存双边对话机制的补充。这种情况意味着,美国作为这些措施的发起者才是最担心“误判”或危机升级的一方。
特朗普“强军”计划评估2017-04-18
李岩(Li Y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
贾春阳(Jia Chunya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研究员
李峥(Li Zhe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助理研究员
特朗普推出“有史以来增长最多”的国防开支,意味着他将大幅提升军事在美国对外战略中的作用,可能使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投入出现实质增加,给亚太地区形势带来新的变数。
设计一支能打败中国的美国舰队2017-04-13
史蒂文·斯塔什维克(Steven Stashwick ) 纽约独立作家和研究人士
华盛顿的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CSBA)发表题为《恢复美国海权——美国海军新的舰队结构》报告,概述了它认为要在一场可能的战争中打败大国(中国和俄罗斯),美国海军未来舰队应该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