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思源(Vasilis Trigkas),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奥纳西斯学者及研究员。
2019-03-29 16:17:51 中国与德美轴心的拐点
德美两国间日益加深的跨大西洋裂痕正成为中国的战略福音。面对特朗普粗暴的外交政策,德国人或许觉得更舒服的做法是同北京建立地缘经济伙伴关系,同时通过加强欧洲融合的议程对冲它所冒的地缘政治风险。
2018-08-20 13:44:26 美国对中国债务危机的危险误判
美国针对中国采取的贸易措施有可能引发中国债务危机进而迫使中共在商业上早早投降的战略观,是出自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严重误判。这种误判可能加剧并延长原本有限的贸易战,给中美关系和全球经济秩序带来灾难性后果。
2018-06-26 14:56:56 山巔的黑暗之城:美国政治领导力危机
如果充满怨恨的恶意政治让宪法秩序失效,即使美国有令人羡慕的健康人口和充裕的大炮黄油,其全球优势也无法维持。中美之间的竞争最终将受国内政治优越性碰撞的影响。
2018-03-16 13:55:06 贸易战容易打赢吗?
贸易战会轻而易举打赢吗?特朗普真的有意愿并且有本事把与北京的冲突升级为一场全面的贸易战,并指望北京迟早会认输吗?
2018-01-03 13:15:32 中国修正主义大国预言的自我实现
无论是考虑到后现代的文化熏染还是权力平衡,中国的行动都不足以将它定性为修正主义大国。两国外交人员应努力确保特朗普有关中国是修正主义大国的声明不会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2017-11-20 16:04:37 在中国,政治是建筑术
随着习近平思想被写入中共党章,政治至上在中国更为凸显,而市场力量则服从于党。但是,要真正理解政治如何界定中国的历史发展轨迹,就必须读懂号称“清华学派”之父的阎学通。
2017-05-08 16:03:50 新丝路将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共生
就在美国新政府减少对多边机构的承诺,向自由贸易学说发起挑战的时候,中国提升了其全球化支柱形象,并加大力度实施“一带一路”倡议。面对全球化未来的不确定性,人们有理由把中国的“一带一路”理解为“丝路体系“的组成部分,这一基础性结构以中国为中心,但又与美国打造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共生。
2017-04-05 16:46:05 特朗普能否复制“尼克松冲击”?
特朗普能否像尼克松那样“像惊雷一样回响”,单方面宣布加征高额关税来消除美国贸易赤字,并瓦解WTO体制?虽然特朗普的一些顾问会支持这么做,但如今美国所拥有的制度和商业影响力已远不如尼克松时代的美国。
2017-02-13 15:53:58 特朗普与德国:进入中国市场的冲突
无论特朗普总统蛊惑人心的演讲如何充满戏剧性,对于他的重振美国制造业战略来说,更有助益的是增加对华出口,而不是减少从中国的进口。这样一来,中国巨大的市场就成为美国与德国地缘经济竞争中的“金苹果”(译注:希腊神话中导致特洛伊战争的根源),而且德国已经在中国国内掌握着重要的生产网。与义和国和八国联军时期不同的是,中国这一次可以自己选择主要的商业合作伙伴。
- 2016-12-16 11:48:35 当选总统的中国狂人策略
搞战略性突袭和树立非理性形象,是边缘游戏中的经典策略。游戏的一方强调自己打算在悬崖边“跳舞”,使风险最大化,导致对手最终让步。必须透过棱镜,或者从佯装的非理性角度,来看待特朗普与蔡英文的通话。特朗普是个好学的商人,他可能考虑过历任总统的策略,并发现扮演“狂人”更能达到他的终极目标,即利用中国在台湾问题这类国家核心利益上的坚持,换取贸易和就业协议,这是他既有的政治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