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海域,不同景象:菲中安全困境2025-10-28
卢西奥·布兰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宾亚太协进会研究员
中美竞争不断升级之际,菲律宾正加强与美国的防务关系。马尼拉旨在缓解力量不对称,而中国对其海上邻国的反应表明,中国极不信任美菲联盟且警惕海上入侵者。
中美关系要拧紧危机管理“安全阀”2025-10-02
张高胜(Zhang Gaoshe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和平与安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台湾、南海等议题的持续发酵,叠加中美战略信任不足与新兴技术带来的误判风险,中美潜在冲突点日益增多。构建有效的危机管理体系、避免军事冲突,已成为中美关系的紧迫课题。
在战略上减缓南海紧张局势2025-09-30
理查德·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宾理工大学地缘政治讲席教授
与中国在南海的紧张关系日益加剧之际,菲律宾正大力加强与澳大利亚及其他西方伙伴的防务关系,大规模联合演习和扩大军事准入计划凸显了这一点。尽管中国拥有压倒性军事优势,但中菲都有责任缓和紧张局势并寻求外交解决方案,尤其考虑到菲律宾明年将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
菲律宾的战略位置对特朗普有意义吗?2025-08-05
爱德华多·阿拉拉尔(Eduardo Araral)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公共政策教授
在贸易问题上,特朗普对盟友和对手一视同仁。但马科斯认为,他可以通过谈判达成一项维护甚至加强美菲贸易关系的协议。
美国制定新战略应对中国崛起2025-07-17
戴利(Sujit Kumar Datta) 孟加拉国吉大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原院长、香港亚洲研究中心副主任
以经济脱钩、高科技限制和在印太地区进行军事作态为特征的战略调整将改变中美双边关系和全球安全格局。
“战略共情”:特朗普强化与菲律宾军事合作2025-06-09
理查德·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宾理工大学地缘政治讲席教授
2025年印太地区形势快速变化,菲律宾日益介入特朗普的政策和台湾问题,这有可能成为影响该地区未来局势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全球英国”构想不切实际2021-06-22
吴正龙(Wu Zhenglo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远航印太表明英国对外政策发生重大转折。英国既想加深与中国的经贸联系,又要干涉中国内政,这种鱼与熊掌兼得的想法可谓一厢情愿。
牛轭礁事件折射拜登政府插足南海新路数2021-05-11
陈子楠(Chen Zin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海洋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
美国等域外国家围绕牛轭礁事件的言行,折射出拜登政府干预南海事务的一些新路数。
- 明年南海形势展望2020-12-25
吴士存(Wu Shicun)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
随着中美政府间对话和沟通机制的恢复或建立,以危机管控为导向的对话、以法律斗争为主要内容的对抗和以扩大军事存在为目的的海上力量博弈,将是未来中美南海“竞合关系”的主要形式。
南海研究院重磅报告再批南海仲裁裁决2020-12-16
吴士存(Wu Shicun)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
《南海仲裁案裁决的法律批驳》报告援引和参考了大量国际司法与仲裁案例及国家实践,对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在法律解释与适用、证据采信、事实认定等方面存在的谬误进行了系统的批驳。
如何看当前南海局势2020-10-09
胡波(Hu Bo)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主任
在美国致力于搞大国竞争,图谋建立排他性海洋安全秩序的背景下,围绕南海规则与秩序的竞争会日益激烈,使该地区长期处于“亚秩序状态”。未来南海形势将继续在“丛林法则”和“共同家园”之间徘徊。
谨防南海危机成为中美冲突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2020-08-24
李岩(Li Y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办公室(高端智库办公室)主任、研究员
美国将南海问题视作“中国能否坚持和平崛起”的试金石,中方则将其视作“美国能否接纳中国崛起”的试金石。而就目前形势看,一旦处理不慎,南海问题就可能成为中美冲突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美国结束南海“中立”立场2020-08-20
理查德·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宾理工大学地缘政治讲席教授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小心翼翼地在南海主权问题上保持中立。然而,特朗普政府似乎准备颠覆这一政策。
美国总统选举与中美南海军事冲突2020-08-17
聂文娟(Nie Wenjuan)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
近期而言,美国很难找到一种既树立美国形象,又能对战争进行管控的模式来制造在南海的冲突。
- 中国的南海政策变了吗?2020-08-08
胡波(Hu Bo) “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主任
如果在南海问题上一味反对、孤立中国,必然会使中国认为“无论做什么,都无济于事,相关方也都不会认可”,这反而可能刺激其南海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