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新的“航行自由行动”是否预示南海紧张升级?2018-02-01
伊恩·斯托里(Ian Storey) 新加坡尤索夫·依萨东南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1月17日星期三,美国海军一如所料地在南海进行了“航行自由行动”,其导弹驱逐舰“霍珀”号进入斯卡伯勒浅滩(黄岩岛)12海里范围。
- 南海叙事的冲突2018-01-02
理查德·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宾理工大学地缘政治学教席主持
今年,关于南海的领土和海上主权争端出现了两套相互冲突的叙事。结果就是,地缘政治图景变得更加动荡,守成大国与修正主义大国在这里直接碰撞,而非以双方接受的规则遏制错置的野心。
- 美中东海对抗被低估的风险2017-12-21
何瑞恩(Ryan Hass) 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项目、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东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
与南海争端相比,对于东海问题的关注度相对较低,但东海地区争端或许会带来更大风险,将美国拖入与中国的冲突之中。
- 为西菲律宾海共同开发前景注入新活力2017-10-24
卢西奥·布兰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宾亚太协进会研究员
南海绝大部分生物和非生物资源都集中在沿岸国家的近海水域,这种资源的测绘对界定潜在的共同开发领域具有深远影响。为中国与菲律宾共同开发资源创造潜在可能,将为杜特尔特政府积极推进的经济合作提供助力。虽然仍存在公众认同和法律方面的挑战,但最终它将是确立国家利益和求解国内外反应的一个政治操作。
- 南海:中国与俄罗斯的趋同和分歧2017-10-19
伊恩·斯托里(Ian Storey) 新加坡尤索夫·依萨东南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在南海,俄罗斯与中国未曾也不想结成正式联盟。然而,它们同意就利益一致的国际问题进行合作与协调,而在利益不一致特别是关系到对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它们同意不彼此为敌。
- 南海出现新断层2017-10-18
理查德·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宾理工大学地缘政治学教席主持
罗德里戈·杜特尔特就任总统带来的最大地缘政治冲击之一,是东南亚主权声索国之间的战略关系出现戏剧性调整,尤其是菲律宾和越南。一个正在形成的、看上去颇有前途的联盟,双方关系突然低度紧张,两个主角为如何更好应对中国在南海的威胁发生了公开冲突。
- 科技与资源共享应成为南海问题解决方案2017-10-12
莱昂纳多·迪尼奇(Leonardo Dinic) 克罗地亚研究所(CroAsia Institute)顾问
过去,航行自由行动和国际法院的判决都未能阻止中国在南海的冒进。现在该是资源专家和环保主义者引领外交努力促进中国与邻国进行区域合作与协作的时候了。美国和国际社会应鼓励通过资源开发和科技解决方案解决中国与邻国的领土争端。
- 如果中美军舰相撞2017-09-19
周波(Zhou Bo)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国防部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安全合作中心前主任
美国为了在西太平洋巡航,正消耗着不堪重负的海军资源。这些巡航毫无意义,只会增加与中国海军发生冲突的风险。
- “南海行为准则”缘何备受关注2017-09-15
罗亮(Luo Liang) 中国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为什么要制定COC,它与DOC有何关系,它的性质是什么?眼下当务之急是各方全面有效落实DOC框架下的务实合作,以合作促发展,为COC的最终制定创造必要条件和良好氛围。
- 特朗普的南海政策会比奥巴马强硬吗?2017-08-28
罗亮(Luo Liang) 中国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特朗普政府介入南海问题的执行“效率”显然超过前任奥巴马政府,显示出特朗普作为一名成功商人直逐利益、讲究效率的本质。中国政府应坚持在战略层面上保持清晰的认识和定力,在战术层面上形成常态化的应对方案,一定程度上“借势发力”巩固在南海的维权行为。
- 东盟会议中国取得外交胜利2017-08-24
理查德·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宾理工大学地缘政治学教席主持
东盟会议强调主权声索国双方以及“其他所有国家”保持“非军事化和克制的重要性”。实际上,声明含蓄地批评了其他地区大国尤其是美国试图通过扩大海军影响范围和所谓的自由航行行动(FONOPs)挑战中国主权主张的努力。因此,东盟声明事实上回应了中国的立场。北京拒绝接受南海仲裁结果,规避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准则(COC),弱化了其在争议水域的造岛活动,并呼吁诸如美国等域外势力不要卷入争端。
- 迎来50周年的东盟不会发生巨变2017-08-24
卢西奥·布兰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宾亚太协进会研究员
东南亚国家联盟会议几乎一直会让人产生提及南海争端的期待,以至于衡量一届会议成功与否的标准被简化为最终官方声明就南海问题的措辞是否足够强硬。但是考虑到东盟年度会议涵盖议题的广度和深度,这种简化既令人遗憾又有失公允。
- 南海共同开发协议面临风险2017-08-09
理查德·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宾理工大学地缘政治学教席主持
从理论上来看,在声索国之间达成资源共享协议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不过在实际操作中,杜特尔特需要克服重大法律和政治障碍来与中国落实共同开发协议,包括修改菲律宾宪法,基本放弃本国的仲裁胜利,克服根深蒂固的公众对与中国缔结资源共享协议的反感。对杜特尔特来说,这将是一场硬仗。
- 南海仲裁周年记2017-07-19
理查德·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宾理工大学地缘政治学教席主持
虽然海牙常设仲裁法院针对南海案作出了裁决,但中国依然按照自己的方式继续在这片属于菲律宾的海域内活动。杜特尔特政府弱化了仲裁庭的裁决,意在试图强化与中国的经济和战略关系,但菲律宾正在为此付出代价。
- 南海前方波涛暗涌?2017-07-17
伊恩·斯托里(Ian Storey) 新加坡尤索夫·依萨东南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过去12个月中,南海海域一直风平浪静。然而,长期观察这个亚洲最棘手争端之一的人们都明白,紧张局势大多具有周期性;他们同时懂得,鉴于驱动冲突的关键因素并未改变,加上各方也缺乏缓和矛盾、协商公平解决方案的共同政治意愿,平静期过后必将是狂风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