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特尔特访华对南海问题的启示2016-10-28
陈庆鸿(Chen Qingho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际安全研究所所长助理
杜特尔特成功访华体现了地区国家渴望稳定聚力发展的需求,为地区局势稳定作出了贡献,也表明中国不仅可以、而且也是愿意对话的对象。
“杜特尔特现象”和美国因素2016-10-17
王嵎生(Wang Yushe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执行主任
“杜特尔特现象”看似偶然,在一定程度上实属必然,是美国决不做老二政策和老大作风催生的。杜特尔特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是中菲关系的大事,有利于中菲关系恢复友好常态。
- 中菲二轨外交:从坚冰渐融到关系转暖2016-10-17
卢西奥·布兰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宾亚太协进会研究员
二轨外交的结果喜忧参半,但它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为正式会谈议程提供了实用而具体的议题。从这方面看,拉莫斯和傅莹2016年8月的香港会晤值得称赞。
忧心忡忡的邻国谋求制衡中国2016-10-12
特德·盖伦·卡彭特(Ted Galen Carpenter) 伦道夫·伯恩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特德·盖伦·卡彭特探讨了中国与美国及其他涉及南海争端的亚洲国家间的紧张关系,概述了美国对菲律宾、韩国和越南的军事政策与扶持措施,解释了这一切可能给对华关系带来的负面影响。该地区的活动看似是在搞平衡,但它显示出沿岸国家对北京在南海所作所为的不安。
中俄军演的价值和意义2016-10-06
周波(Zhou Bo)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国防部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安全合作中心前主任
联合军演为中国军队提供了宝贵的检验技战术的机会。如果西方真的关心中俄军演背后的动机,就应该扪心自问,是什么样的“共同威胁”促使两个国家超乎意料地迅速靠近。
- 中国关于南海军事化问题的立场2016-10-03
王翰灵(Wang Hanling)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彭思庠(Peng Sixiang)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硕士研究生
南海军事化问题是中美南海问题论战的焦点。中国关于这一问题的立场可以概括为两个部分,即中国如何理解,以及中国如何评。对于南海岛礁建设,美方“草木皆兵”的理解和说法不符合常识。
- 南海战略的认知与错误认知2016-09-26
瑞杰龙(Aaron Jed Rabena) 菲律宾外交关系委员会研究员
作者阐述了中菲两国对对方南海意图的误解,认为双方应以更开放心态理解对方的行为,尤其要承诺不将争议地区军事化,避免使用对抗性言辞,不在公开场合踩对方红线让对方丢面子。两国可以利用现有正式或非正式双边机制,建立海上安全框架。
南海争端:世界权力的滥用2016-09-15
曹赞文(Don M. Tow) 二战亚洲史实维护会新泽西分会会长
仲裁庭对南海问题的判决被美国主流媒体误解了吗?曹赞文先生探讨了常设仲裁法院的合法性及事件背后的地缘政治动机,认为美国应为引发不必要的对华冲突、破坏亚洲与世界的和平稳定负责。
- 中俄南海联合军演有感2016-09-08
俞邃(Yu Sui) 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
海上联合军演说明中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化。联合军演既是国际上的普遍做法,也会对企图侵犯中国主权安全的外部势力起到必要的威慑作用。中俄联合军演不代表中俄准备结盟,但它值得美国和南海某些国家反思。
- 区域国家就南海问题开始和解2016-09-05
萨贾德•阿什拉夫(Sajjad Ashraf) 新加坡国立大学前兼职教授
美国呼吁遵守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作裁决,实则是为激化情绪,但纠纷双方菲律宾和中国的反应都未按预期发展。相反,双方都选择“战略克制”,并选择通过对话来达成共识。
- 海上的界线2016-08-26
罗伯特·曼宁(Robert Manning) 大西洋理事会高级研究员
詹姆斯·普利兹斯塔普(James Przystup)
海牙关于菲律宾案的判决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设想一条前进的道路,并以立刻冻结在争议海域所有活动为开端。这将令紧张局势降温,让所有人得以松口气。
- 海牙在南海问题上的狭隘正义2016-08-25
苏拉布·古普塔(Sourabh Gupta) 美国中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在亚太最重要的法律问题上,仲裁庭有机会制定一个建设性方案。面对颇难理解的法律条款,它原本应当选择培育互相合作趋势,但判决实际上却帮了倒忙,其后果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反复回响。
全球治理当前面对的根本困难2016-08-23
时殷弘(Shi Yinhong)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在全球政治文化的变更倾向和大国基本关系的强烈动荡中,全球治理规则的形成、调整和贯彻面临程度空前的困难。必须抵制正在全球范围扩展和增进的本土主义-民粹主义-民族主义政治文化,积极争取大国基本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与俄美关系的稳定和改善。
- 美国是南海仲裁大输家2016-08-10
尹承德(Yin Chengde)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美国导演的南海仲裁闹剧,以蓄谋遏华始,以自辱自损终。面对客观现实,美国对此应有所反思。仲裁事件再次证明,中美两国“合则双赢,斗则皆输”。
南海争议的出路:有关主权国家进行友好磋商和谈判2016-08-10
郑若骅(Teresa Cheng) 香港资深大律师
在南海问题上,有关主权国家直接通过磋商和谈判解决分歧和冲突,将给当事国带来双赢局面。这种做法有助于维护地区和平,有助于促进符合有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稳定与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