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仲裁:一般规则与特殊规则的较量2016-07-04
田士臣(Tian Shichen) 经士智库创始人兼国际军事行动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论坛特约专家
对于即将到来的裁决,美国明显已经作好各手准备。对中国而言,要想赢得这场中美法律对决,最好的出路是有效利用特殊规则与一般规则的不同,讲好对自己有利的故事。但要想戳穿覆盖美国政治阴谋的法律面纱,中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 “航行自由行动”:自相矛盾的说辞2016-06-29
樊高月(Fan Gaoyue)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退役大校、前首席专家
自视为世界领袖的美国,应该摒弃其在南海的挑衅性海空行动,同时签署并全面彻底地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而非出于自身目的断章取义地引述只言片语。
- 南海仲裁案:美国才是幕后“仲裁员”2016-06-22
王翰灵(Wang Hanling)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郑雅冉(Zheng Yaran)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硕士研究生
菲律宾只不过是为美国战略利益服务的走卒,中国正是因为看透了这一点,所以才抵制南海仲裁及其裁决这场“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
- 美国“自我孤立”于国际海洋法律秩序2016-06-21
王翰灵(Wang Hanling)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中国与东盟国家一直在地区及双边框架下,按照“双轨思路”进行南海问题的磋商与合作。孤立于国际海洋法律秩序之外的美国想孤立中国,到头来只会“自我孤立”。
近在咫尺:危险的美中海上对峙2016-06-20
梅尔•格托夫(Mel Gurtov) 《亚洲观察》杂志高级编辑
美中两国都应该对南海和东海紧张局势的升级负责。华盛顿挑战中国领土主张的主要原因是坚持“航行自由”,然而那里的航道畅通无阻,并未禁止美国或其他国家的船只通行。北京也应该承认合理纠纷的存在,正如它要求日本承认钓鱼岛存在主权分歧一样。
- 菲律宾所提南海仲裁案 仲裁庭的裁决没有法律效力2016-06-17
中国国际法学会(The Chinese 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Law)
6月10日,中国国际法学会发表《菲律宾所提南海仲裁案仲裁庭的裁决没有法律效力》一文。现将该文内容概要刊载如下:
- 南海仲裁案管辖权裁决能让人信服吗?2016-06-16
克里斯·霍默思雷(Chris Whomersley) 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前副法律顾问
众所周知,菲律宾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项下就南海问题对中国提起了仲裁程序。仲裁庭已就其对菲律宾所提诉求是否具有管辖权作出了裁定。仲裁庭裁定其对该案有管辖权,尽……
- 管理战略竞争:中美关系新格局的挑战2016-06-16
崔立如(Cui Liru)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
中国正确地致力于和平发展道路,相信中国和美国可以在新的历史背景培育出长期和平共存的国家关系。求同存异是两国采取的行之有效的重要原则,未来也将继续。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时候超越南海问题了?2016-06-14
弗朗茨•斯蒂芬•加迪(Franz-Stefan Gady) 《外交学者》副编辑
南海紧张局势看上去反映出两个国家的固有个性和意图。不过,小墨点,正如南海小岛一样,在衡量整体中美关系时,说明的问题相当有限。这些墨点威胁到了对正在举行的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更大地缘政治画布的更全面审视。
- 美国对华深度战略误解2016-06-07
尹承德(Yin Chengde)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中国没有主导亚洲或世界的野心,华盛顿必须拒绝误解中国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两国须驱散疑虑、加强沟通、深化互理解与互信,以建立以无对抗、无冲突和合作双赢为特征的新型大国关系。
- 美国解禁对越军售的军事分析2016-06-06
弗朗茨•斯蒂芬•加迪(Franz-Stefan Gady) 《外交学者》副编辑
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宣布将解除长达数十年的针对越南的武器出口禁令,这引发了此举是否将改变各国在南海军事力量平衡的讨论。斯蒂芬-加迪认为,这取决于越南是否能进行有效训练以及能否将新武器系统与现行军事架构成功整合。
杜特尔特:中菲关系的游戏规则改变者?2016-05-31
罗梅尔•班乐义(Rommel C. Banlaoi) 菲律宾和平、暴力与恐怖主义研究所执行主任
杜特尔特在大选中的出色表现似乎意味着,菲律宾人支持其在南海问题和菲中关系方面的新思路。但如果和中国的双边会谈未能取得成果,菲律宾人民,尤其是那些在领海纠纷中深受其害的菲律宾渔民未能获得好处,杜特尔特很可能将把利用仲裁结果视为其第二选项。
解除对越武器禁运与地区平衡2016-05-27
理查德·魏茨(Richard Weitz) 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美国决定解除对越南的武器禁运,但此举并非旨在鼓动南海争议军事化或遏制中国。美国的这一决定是大国在东南亚寻求自身利益的最新举动,美国希望阻止中国和其他国家使用武力来解决领土纠纷。
- 美国在南海:以美国国际法对抗国际社会国际法2016-05-27
田士臣(Tian Shichen) 经士智库创始人兼国际军事行动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论坛特约专家
表面上看,美国的“航行自由计划”行动是为了给它的海空军提供最大灵活性和机动性。实质上,这类明显具有挑衅性质的行动是意欲通过霸权扩张,建立一个凌驾于世界海洋法律秩序之上的由美国主导的海洋法律秩序。
- 《纽约时报》在南海问题上错了2016-05-27
本•雷诺兹(Ben Reynolds) 纽约作家及外交政策分析师
在最近的一篇社论中,《纽约时报》批评中国在南海“比试胆量”的行为,但本•雷诺兹认为,这夸大了中国对本地区和美国的威胁。这一批评针对的不是好战姿态、威胁举动或是对国际规则的修正。《纽约时报》的叙事属于针对中国和南海问题的美国标准鹰派叙事方式,类似的叙事在美国入侵越南、伊拉克,以及轰炸利比亚之前都出现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