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中导条约》2019-03-20
理查德·魏茨(Richard Weitz) 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中国应该参加有关其核部署和目标选择的官方会谈,并像俄罗斯和美国一样公开核弹头和运载工具的数量。
美朝第二次首脑会晤何以无果而终2019-03-14
崔立如(Cui Liru)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
特朗普在朝核问题上的决策,与其本人在国内政治地位的强弱有直接关系。
- 美国与俄罗斯的网络规则2019-03-11
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学教授
在网络领域,武器与非武器的区别也许只取决于一行代码,或仅仅是计算机程序使用者的意图。虽然这使网络军控条约谈判十分棘手,但外交解决并不是不可能的。
科技冷战为什么行不通2019-03-07
李峥(Li Zhe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科技冷战不能解决导致中美科技差距不断缩小的根本性因素。美国对中国采取科技遏制措施只会成为中国企业加速推动自主研发的外部动力。
- 美国想从阿富汗撤军没这么容易2019-03-07
吴正龙(Wu Zhenglo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对特朗普从阿富汗撤军的设想,阿富汗政府、美国政府内部和北约盟友并不认同。不管出现哪种情况,阿富汗问题在短时间内难都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持久的美中贸易协议需要网络安全共识2019-03-05
丹尼尔•艾肯森(Daniel Ikenson) 美国卡托研究所赫伯特·A·施蒂费尔贸易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朱欢(Huan Zhu) 卡托研究所贸易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网络盗窃、网络间谍和网络恐怖主义问题可以通过有效的网络安全措施得到缓解。但不就合法的网络安全政策达成一致,华盛顿和北京就有可能阻碍贸易、合作机会和技术的进步。
中国收购计划在菲律宾引起强烈反弹2019-03-04
理查德·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宾理工大学地缘政治讲席教授
某造船巨头的菲律宾子公司最近宣布破产。鉴于斯里兰卡最重要的汉班托塔港所发生的事情,一些菲律宾战略人士担心苏比克湾自由港特区会遭受同样的命运。
过去一年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重大调整2019-02-19
吴心伯(Wu Xinbo)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过去一年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调整的一个中心是全面开展对华竞争,三个基本点是脱钩、限制和施压。
朝鲜国内因素是推动半岛无核化进程重要基础2019-02-02
王付东(Wang Fudong) 山东社科院国际经济与政治所副研究员
从朝鲜国内因素看,无核化进程有可能取得重大进展,而且这种进展可能出乎绝大多数人的意料。
菲律宾寻求重置美菲联盟2019-02-02
理查德·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宾理工大学地缘政治讲席教授
菲律宾宣布将审查1951年的《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从而引起人们对菲美、菲中未来关系的质疑。但这次审查也为菲美两个盟国提升合作关系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机会。
- 《导弹防御评估》报告挑起军备竞赛2019-02-02
樊高月(Fan Gaoyue) 四川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退役大校、前首席专家
美国2019年《导弹防御评估》报告是在挑起军备竞赛,不利于世界和平、稳定、合作和发展,应该坚决予以拒绝。
与拥核的朝鲜建立可以接受的关系2019-02-01
特德·盖伦·卡彭特(Ted Galen Carpenter) 伦道夫·伯恩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华盛顿对朝鲜“全面、可核查、不可逆”无核化的固执要求,有可能是即将到来的第二次峰会失败的主要危险。华盛顿需要放弃朝鲜全面弃核的乌托邦目标,追求一个更现实的目标。
如何看待英国扩大在南海的军事存在2019-01-18
陈相秒(Chen Xiangmiao) 中国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南海已经进入大国权力竞争时代,英国扩大在南海的军事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这一态势,但还谈不上具有决定性或重要的作用。
特朗普与《中导条约》:项庄舞剑,意在沛公2018-12-13
郑羽(Zheng Yu) 同济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特朗普总统用退出《中导条约》造势,目的就是要让中国受限于《中导条约》,抑制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军事威慑力。
日本面对一个崛起中国的困境2018-12-11
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 《金融时报》外交专栏主笔
如果可能的话,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会试图缓和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紧张态势,但这个亚洲超级强国实为一个巨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