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朝谈判可能涉及的安全保障措施2019-12-19
张沱生(Zhang Tuosheng)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对朝安全保障应与无核化进程同步发展,其内容将主要包括经济安全保障、军事安全保障、政治安全保障三大方面。
维护网络空间稳定性的八项规范2019-12-18
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学教授
在上月的巴黎和平论坛上,全球网络空间稳定委员会就如何提供一个全面的网络稳定框架发表报告。报告结合其他各方提出的规范、原则和建立信任措施,使其结论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
美国人需要更多了解中国2019-12-17
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国与国交往跟人与人交往同理,相互了解可以减少和消除误解,去除误解才能正确判断对方的行为,从而做出得当的回应。
香港能否避免悲剧2019-12-04
沈联涛(Andrew Sheng) 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肖耿(Xiao Geng)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
香港所有的人都应该仔细反思结束暴力抗议的必要性,共同努力解决真正的问题。
美国“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带来多重伤害2019-11-28
李环(Li Hu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涉台事务研究中心港澳研究所副所长
如果法案成为美国法律,无论对香港、对美国还是对中美关系和国际社会的利益都将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加强危机管理是中美两国的当务之急2019-11-22
张沱生(Zhang Tuosheng)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在中美关系严重恶化的形势下,军事安全摩擦可能在两国间引发更多军事安全危机。中美双方必须尽快采取措施,大力加强危机管理。
朝核问题缓中有忧2019-11-19
王帆(Wang Fan) 外交学院副院长
半岛局势虽然缓中有忧,但总体可控。各国需要高度警惕,防止不确定性因素带来新的变数。
近期美国与东盟防务合作的新动向2019-11-19
杜兰(Du Lan)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美国在东南亚意图以南海问题为抓手,建立美国领导的多边军事安全网络。但美国在中美关系中划分敌友阵营的企图不可能实现,东盟在中美间保持平衡依然是常态。
破解香港治理难题2019-11-19
李环(Li Hu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涉台事务研究中心港澳研究所副所长
特区政府与中央政府是权力不同、分工不同的双主体,目标都是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在通往这一目标的路上最重要的是同心同德。
- 特朗普式反恐的困境2019-11-15
王震(Wang Zhen)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常务理事
击毙巴格达迪或许可以成为特朗普未来参选的政治筹码,但不能掩盖美国境内种族主义仇恨和恐怖活动正在持续增加的事实。
朝鲜无核化:一个巴掌拍不响2019-11-15
岳立(Yue Li) 盘古智库东北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无论是美国还是朝鲜方面,对朝核问题及相关谈判都采取了追求“一劳永逸”的策略,然而分阶段推进无核化才是唯一的选项。
特朗普会抛弃台湾吗?2019-11-08
郝志坚(Dennis V. Hickey) 密苏里州立大学杰出教授
历史表明,为实现美国的外交政策目标,华盛顿会在必要时牺牲台湾的利益。如今,台湾也许发现自己将受美中贸易战的附带伤害。
如何缓解中美科技竞争的安全困境2019-10-30
李峥(Li Zhe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中美贸易战的降温给两国解决其他领域问题带来了窗口期。两国有可能化解科技竞争中的安全困境,让竞争变得更加良性。
21世纪国际政治生态变动的美国因素2019-10-17
郑羽(Zheng Yu) 同济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21世纪前20年国际政治生态的改变主要是美国国际战略的变化造成的。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使自由主义国际体系受到严重破坏。
安全问题很重要2019-09-25
艾江山(Karl Eikenberry) 斯坦福大学美国-亚洲安全倡议项目主任
安全和地缘政治对中美关系来说越来越重要,在处理中美争端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以免对国际社会中的其他国家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