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因是香港2019夏季动乱的根本2019-09-11
黄靖(Huang Jing) 上海外国语大学特聘学院教授
“精英治港”已然成为阻碍香港发展的痼疾。只有彻底挖掉病根,才能真正确保香港的繁荣与稳定。
- 东亚安全与实力格局的改变2019-08-30
布拉马•切拉尼(Brahma Chellaney) 政策研究中心教授
为了预防受到新型远程导弹的威胁,作为交易的一部分,美国显然愿意接受朝鲜拥有中短程导弹。这让日本感到紧张不安。
- 大陆是在收紧对台政策吗?2019-08-26
朱松岭(Zhu Songling)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
大陆对台政策是明确而一贯的,那就是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深化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而民进党当局为一党之私,不断制造事端,破坏两岸关系现状,挑衅两岸关系底线。
- 美国缘何再提菲律宾南海仲裁案2019-07-27
罗亮(Luo Liang) 中国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再提菲律宾南海仲裁案,意在破坏南海当前向好的有利局面,也是美国日常舆论战战术的一次娴熟利用。
- 新时代的中国军队希望成为全球秩序的稳定器2019-07-27
李峥(Li Zhe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新版白皮书阐述了解决实力增长与防御姿态之间矛盾的方法,这些方案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即新时代的中国军队希望成为维护全球秩序和世界和平的建设性力量。
- 美国对伊朗的网络攻击可能改变了战争规则2019-07-05
李峥(Li Zhe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将网络攻击视为一种对外政策工具,给网络空间的和平与稳定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损害了各国在网络安全上的互信。
- 网络空间威慑2019-06-10
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哈佛大学教授
网络时代实施威慑的关键,在于认识到并不存在一种能应对所有攻击的手段。从这个角度看,“持续接触”是对武器库的一个有用补充。
- 特朗普在军事安全领域对华压力近期明显加大2019-05-24
郑羽(Zheng Yu) 同济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特朗普政府在军事安全和军备裁减领域持续加大对中国的压力,已经成为中国处理中美关系时不可回避的问题。
- 台湾政治动荡加剧给华盛顿带来麻烦2019-05-16
特德·盖伦·卡彭特(Ted Galen Carpenter) 伦道夫·伯恩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展望2020年台湾总统选举,执政的民进党及其对手国民党都面临多位候选人之间分裂的、势均力敌的初选较量。而台湾政治动荡的加剧,对华盛顿维持与台北和北京之间的谨慎关系构成了重大威胁。
- 阿尔及利亚和苏丹政治剧变的两点启示2019-04-29
贺文萍(He Wenping)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阿尔及利亚和苏丹政治剧变的启示一是阿拉伯国家的社会政治转型决不能忽视军队的作用,二是经济发展和搞好民生才是一国政治稳定之本,也是国家治理和社会转型中最富挑战性的任务。
- 当前与未来的台海安全形势2019-04-10
张沱生(Zhang Tuosheng) 国观智库首席研究员,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台海安全风险不断上升,当年一些有益于制约危机升级的因素已不存在。台湾执政者不要错估形势,美国不要企图打台湾牌,中国大陆在加强反台独斗争的同时要坚持实行两岸融合发展,给台湾人民带来切实利益。
- 由中美军费开支说开去2019-03-22
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美国用中国军费开支演绎出“中国威胁论”,令中国民众不满也不屑。
- 蔡英文还能利用两岸议题操控民意吗?2019-03-22
陈平平(Chen Pingping) 中国南海研究院海洋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蔡英文近期在两岸关系上的一系列动作,暴露了台湾当局面对岛内外形势和选举压力的焦虑,亦说明蔡英文对两岸关系、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甚至岛内民意的一厢情愿和错判。
- 超越《中导条约》2019-03-20
理查德·魏茨(Richard Weitz) 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中国应该参加有关其核部署和目标选择的官方会谈,并像俄罗斯和美国一样公开核弹头和运载工具的数量。
- 美朝第二次首脑会晤何以无果而终2019-03-14
崔立如(Cui Liru)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
特朗普在朝核问题上的决策,与其本人在国内政治地位的强弱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