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李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展望下个十年的中美科技关系

2020-01-10
lizheng.jpg

2010年,根据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共识,中美两国建立了创新对话机制。这是中美在创新、科技、产业等领域搭建的双边沟通机制,意在推动深度合作,缓解潜在竞争风险。从今天的情况来看,该机制有先见之明,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020年,中美科技关系又将到达一个关键时间点。近年来,两国在科技领域的矛盾和分歧显著上升。美国将中国科技崛起视为威胁,正通过国会立法和行政干预对中美之间技术、数据、资金、市场、人才的自由流动设置障碍。一些学者担心,中美可能在未来十年走向科技脱钩,双方的技术产业链将会断裂,并采用互不兼容的技术标准、产品和服务。

脱钩理念与中美建立创新对话机制的初衷相悖。十年前,中美曾对科技合作的预期过于乐观,认为两国能在自贸谈判前率先建立平等、相互开放的科技市场。这种判断高估了商业因素在科技领域的作用,企业界的合作意愿最终输给了美国军方和情报机构的安全担忧。

如今,脱钩也可能是对两国科技竞争过于悲观的预期。脱钩支持者认为,安全关切将成为压倒一切的因素,为了确保绝对安全,中美两国将减少对对方的依赖,强化对本国科技生态的控制。

由于科学进步日新月异,预测往往会出现偏差。一种常见的偏差认为科技发展可以超出同时期的社会发展水平,这就产生了对科技进步过于乐观的预期。另一种偏差是认为科技带来的安全问题难以通过自我修正方式得到解决,这些问题会不断扩大最终失控。这产生了对科技进步的安全恐慌。历史走势是中庸的,科技发展无法超越现实,所产生的问题一般是依靠技术手段来解决。

未来十年,影响中美科技关系的三个宏观背景是可预期的。第一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进步将维持高速发展。依靠更先进的半导体材料和设计方案,算力成本将依据摩尔定律继续下降,到2030年单位成本可能下降到今天的7%以内。这意味着信息服务和电子产品的成本也将继续下降。这些产品和服务在落后国家的渗透率将与发达国家接近。这种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将促使各国产业界仍然将发展和成本控制放在首位,政治和安全因素并不是业界优先考虑的内容。

第二是国际社会对科技安全的关切将继续提升。信息技术对社会的渗透将引起政府、社会和学界的担忧,这意味着基于工业革命建立的社会制度和伦理标准不再有效。现有法律制度无法解决机器代替人决策或个人行为被大规模复制所引发的问题。如今,不仅美国和中国,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意识到这一问题,并且开始对部分信息技术的应用施加限制。这种趋势在未来十年内将会延续。

第三是只有少数平台和标准能够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胜出。脱钩其实是科技市场的一种常态。每个企业都希望能建立自己主导的科技生态,从市场中获得最大利润。2010年微软推出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试图与苹果、谷歌抢夺市场,但这一尝试在四年后宣布失败。科技市场天然排斥与效率和便利性相悖的系统、生态或技术路线。新的系统如果不能证明其在技术和功能上的卓越性,就很难与开发成本更低的已有系统竞争。脱钩一旦失败,将给主动选择脱钩的国家或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基于以上推测,我们还不能确定十年后的中美科技关系是否会进入全面脱钩的状态。或许两国企业能从技术角度找到针对当前安全担忧的解决方案,或许脱钩只在很小的层面和范围内发生,或许社会担忧促使科技界调整技术进步的方向,导致某些技术灾难的最坏情景不会发生。这些假设的可能性也是中美两国在处理科技分歧时需要考虑的。中美科技竞争不仅是两国之间的竞争,也将给全球带来巨大影响。这种影响是双向的,如果对于技术问题的国际治理行之有效,那么中美当前存在的担忧就能通过国际社会加以解决。为了避免潜在的成本巨大的脱钩,这应当是两国未来十年共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