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台抗疫合作的国际政治玄机2020-03-27
田飞龙(Tian Feilong)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
疫情之下,中美关系与美台关系均在经历重大的危机考验与重构。
中国医生与中美抗疫合作2020-03-27
赵明昊(Zhao Minghao)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国论坛特约专家
疫情是一场灾难,借助疫情制造冲突与仇视将是一场更大的灾难。面对疫情这一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美国请注意:不妨尝试科学的方法2020-03-26
顾屏山(George Koo) 新美国媒体董事
新冠病毒引发的混乱让全世界见证了极具戏剧性的两周,这期间,美国一直拖拖拉拉,特朗普总统转入否认模式,淡化形势的严峻性。美国需要向中国学习,而且必须尽快学习。
面对突发的未知冠状病毒,人类同舟共济2020-03-18
傅莹(Fu Ying) 外交部前副部长,清华大学国际安全与战略研究中心创始主席
傅莹接受克罗地亚《晚报》采访,记者迪诺·布鲁迈克(Dino Brumec)。
一纸协议难让阿富汗铸剑为犁2020-03-10
王世达(Wang Shida)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美国与阿富汗塔利班签署的和平协议是2018年美塔开始谈判以来取得的最大成果,但能否落实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 共同努力,战胜疫情2020-03-06
王辉耀(Wang Huiyao) 全球化智库(CCG)主任
由于事关重大,中美两国都有充分的理由搁置分歧,共同努力。这也将为解决其他问题定下基调。
- 西方缺失的是对“冷战胜利”的集体反思2020-02-28
董春岭(Dong Chunli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
冷战没有胜利者。只有摆正心态,更加清醒地反思那段历史,以合作共赢视角看世界,以良性竞争方式参与竞争,世界才能跳出“修昔底德陷阱”,避免坠入另一个双输的历史循环当中。
- 菲终止《访问部队协议》的影响和未来走向2020-02-25
陈子楠(Chen Zin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海洋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
菲政府若终止协议,将导致《共同防御条约》有名无实和《加强防务合作协议》名存实亡。事件仍处于持续发酵阶段,其未来走向既有定数,也存在较大变数。
一种非传统安全威胁2020-02-25
何亚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长
The China Current继续对COVID-19疫情做特别报道。请前往我们的社交媒体@chinacurrent和我们的网站获取采访、视频和播客。
- 当代国际社会非传统安全危机加剧的启示2020-02-20
郑羽(Zheng Yu) 同济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非传统安全危机的跨国性和治理难度呼唤国际社会加强多边主义合作,同时也呼吁建立更加完善的公民社会。
- “世纪协议”出台后的中东新动向2020-02-19
贺文萍(He Wenping)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世纪协议”能否从草案变成现实,美国的阿拉伯国家支持基本盘是否牢固,以及对巴勒斯坦“以压促变”是否奏效都还有待观察。
朝韩缓和应是去核进程第二阶段主要内容2020-02-16
岳立(Yue Li) 盘古智库东北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目前形势或许表明,是时候开始朝鲜半岛去核化进程的第二阶段了。这一进程应在保持前期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矛盾问题调整思路办法,寻找各方利益的最大契合点。
苏莱曼尼之死带来的教训2020-02-09
周波(Zhou Bo)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国防部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安全合作中心前主任
学者们所谓中国古老的王道思想,是一种开明仁义的力量。但这不是要让中国有朝一日成为新的霸主。
通向未来的两条路2020-02-08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全球咨询机构DifferenceGroup创办人
苏莱曼尼少将在伊拉克被暗杀说明,包括政权更迭在内,美国针对中东动荡地区的特定目标出现了危险的转折。
展望下个十年的中美科技关系2020-01-10
李峥(Li Zhe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目前不能确定十年后的中美科技关系是否会进入全面脱钩状态。中美科技竞争不仅是两国之间的竞争,也将给全球带来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