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李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新时代的中国军队希望成为全球秩序的稳定器

2019-07-27

7月24日,中国政府发布了《新时代中国国防》白皮书。这份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首份系统、全面的国防白皮书详细介绍了解放军新的指挥和管理体系、中国军队新的战略任务、以及中国军队建设的长期方向。可以说,这份报告是关于中国军队最为详尽、透明的报告。

白皮书的发布恰逢其时。近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战略猜疑逐渐转向军事安全领域。有美国媒体报道称,中国与柬埔寨签署了一份秘密协议,将允许中国使用该国的一个海军基地。另外有报道称,除了瓜达尔港之外,中国寻求在巴基斯坦更靠近伊朗的吉沃尼兴建一个军事基地。

这些报道组成了美国战略界新的推论,即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在走向军事化。一些对中国不友好的西方学者甚至认为,中国推进“一带一路”的真正目的是军事扩张,经济合作只是一种“诱饵”。在当前中美关系变得更加敏感的背景下,这种阴谋论更容易传播并且造成影响。

此类阴谋论诞生的根源在于美国对中国军事战略和军事意图的误解。美国认为,中国的军事实力增长与防御姿态是一对矛盾。由于中国在军事上的崛起似乎是一个必然趋势,那么这种崛起必然导致中国不满足于维护国土安全的目标。美国猜测,中国将复制多数强国的发展路径,即通过军事实力来追求区域或全球霸权。中国这份国防白皮书澄清了这个误解。

新版中国国防白皮书承认中国所处国际环境和中国军队发生的变化。白皮书对于国际形势的判断相比2010年版本更加谨慎。报告称,国际安全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世界并不太平。国际军事竞争日趋激烈使得中国需要继续缩小与世界军事领先国家的差距。基于内外环境需要,中国推行了前所未有的军事改革,组建了新的管理和作战指挥体系。中国的防御性国防有了更清晰的战略方针,即“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强调战略上的防御与战役上的进攻相统一,着力提升备战和实战能力。

这种更清晰的姿态并不意味着中国将改变防御性军事姿态。事实上,新版白皮书认为中国已经找到了解决实力增长与防御姿态之间矛盾的方法。解决方法之一是随着中国军事实力的增长提升透明度。这份白皮书不仅详细介绍了中国军事改革后新的作战部队组成、规模和力量布局,也表明了中国军事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规划,其总体方向是压缩非作战人员,大幅缩减陆军现役规模,适度增强战略及新兴领域的作战力量。这种建军方向充分表明中国的军事建设是以本土防御为主要目标。

解决方法之二是明确中国国防开支的限度。白皮书用数据表明中国国防开支增速与国家经济和财政支出大体一致,相比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中国并没有因为国际环境的变化加大国防开支增长幅度,也无意借助军工产业拉动国内经济。

解决方法之三是中国军队将增加对国际公共安全产品的供应。白皮书首次将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军队的长期任务之一。中国军队是一支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积极支持联合国维和、国际联合护航、国际灾难救援、人道主义援助及国际反恐合作。中国认为世界上的不稳定因素是普遍联系的,通过建设性方式控制和减少这些因素也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有利。

解决方法之四是加强国际军事合作,积极融入国际安全体系。虽然中美关系近期遭遇了一些波折,但白皮书认为中美军事关系保持着较为积极的态势。中国希望两军关系成为中美关系的稳定器。中国也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军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军队的了解。中国正在更积极地参与地区安全架构,妥善解决与一些邻国的争端和分歧。

上述解决方案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即新时代的中国军队希望成为维护全球秩序和世界和平的建设性力量。中国长期信奉“止戈为武”的和平观,相信武力存在的意义是维护和平。这种哲学理念为中国崛起和全球秩序找到了一条相互融合的道路。中国相信,军队和武器的目的并不是恃强凌弱。中国军事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全球秩序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