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登政府“外交为民”新理念与中美关系未来2021-03-02
张云(Zhang Yun) 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
拜登新政府在外交理念上正朝“外交为民”转向。这种转向在国内体现在美国外交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在国际上则体现在美国外交要更多地通过外交斡旋等非军事手段实现国家利益意图。
- 中美两国合作终结疫情的十个理由2021-03-02
李成(Cheng Li) 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
麦瑞安(Ryan McElveen) 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副主任
中美关系动荡妨碍着疫情的结束。毫无疑问,如果两国携手合作,一个更安全的世界将指日可待。
- 以“耐心”对“耐心”,推动中美关系合理回调2021-03-02
安刚(An Gang)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中国对中美关系的基本形态正在具备前所未有的塑造力,这种塑造力需要善加利用。面对拜登政府的重审和迟疑,中国可以用自己的“耐心”回应对方的“耐心”,共同酝酿中美关系的合理回调。
- 元首通话为改善中美关系提供新的“可能性”2021-03-01
李岩(Li Y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美国政府换届后的中美元首首次通话释放了积极信号,为处于十字路口的中美关系提供了方向指引。
- 百年变局开启新征程2021-03-01
何亚非(He Yafei) 前外交部副部长
百年变局进入加速期,各种全球性难题交叉叠加,给人类带来史无前例的严峻挑战。
- 拜登政府应尽早结束对华贸易战2021-02-25
吴正龙(Wu Zhenglon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特朗普的对华贸易战不但没有阻断中国发展的势头,还降低了美国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是一份损人又害已的“负资产”。
- “精英过剩”与美国政治2021-02-25
宿景祥(Su Jingxia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荣休研究员
美国社会危机重重,需要进行全面的政治改革,但由于官僚体系和利益集团的力量过于强大,任何人都无法改变。对于国际社会而言,应该未雨绸缪,为美国日渐临近的新政治危机早做准备。
- 改善中美关系的关键是寻求内政契合点2021-02-24
赵明昊(Zhao Minghao)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国论坛特约专家
拜登政府对待美国自身危机的态度为改善中美关系提供了有利条件。中美关系不是零和游戏,两国需努力从各自繁重的内政议程中寻求内政契合点,以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常轨道。
- 国会骚乱事件:美国的衰败抑或重生?2021-02-24
陈积敏(Chen Jimin) 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国会骚乱事件对美国的冲击是巨大的,但同时也是对美国的一次危机预警,给美国带来变革的契机。
- 超越意识形态分歧,重建中美关系2021-02-23
陶文钊(Tao Wenzhao)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意识形态是冷战时期的武器,丝毫不能帮助我们应对当前面临的挑战。
- 拜登政府时期的中美大国互动走向2021-02-23
聂文娟(Nie Wenjuan)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
中美关系存在结构性冲突,很难取得重大实质性改善,但两个大国也不得不寻求合作之道。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共处,也是为了给竞争划线。
- 特朗普的垮台为拜登修正对华政策扫清道路2021-01-30
詹姆斯·H·诺尔特(James H. Nolt) 纽约大学客座教授
特朗普政府四处点火,其中最激烈的莫过于他对中国的仇视。现在,乔·拜登有一大堆麻烦要解决,但本着常识进行谈判,这艘船可能会比预期更快地驶向正途。
- 为什么拜登应放弃特朗普失败的对华贸易战2021-01-29
张军(Zhang Jun)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石烁(Shi Shuo)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在读博士
美国当选总统乔·拜登表示,在对即有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进行全面评估,并与亚洲和欧洲的盟友进行协商之前,他不会对美国的对华政策做出任何重大改变。但不必进行全面评估,也应知道该协议是行不通的。
- 欲拒还迎:从劳动党八大看朝鲜对外政策2021-01-29
王付东(Wang Fudong) 山东社科院国际经济与政治所副研究员
劳动党八大的总体战略是通过自力更生克服制裁压力,主要目的是在美国新政府对朝政策出台前主动出击,对美国释放软硬并存的信号。
- 改变中美科技竞争的宿命论2021-01-28
李峥(Li Zhe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中美科技竞争宿命论有可能让中美科技冷战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但由于存在某些变量,拜登政府时期的中美科技竞争也许能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变。